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2024-01-31 0 351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茉莉田一望无际。人民网 何宁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广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业新品类、新设施、新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很多农业品种已走出原有的传统主产区,依托广西的优势气候与地理环境,在八桂大地上蓬勃生长。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连续19年蝉联茧产量全国第一;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如今,翻开广西的“特产宝典”,茉莉花、桑蚕、澳洲坚果等“隐藏款”特色农业产业也强势“出圈”,成为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做强产业链 打造世界茉莉花都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广西横州中华茉莉园。人民网 付华周摄


每年4月至10月,随着莹洁如玉的茉莉花吐露芬芳,广西横州市便热闹了起来。


横州市是“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3.1万亩,年产茉莉鲜花达10.3万吨,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世界的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茉莉花茶加工中心。2023年,横州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达222.15亿元,连续多年蝉联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花农在采摘茉莉花。黄汝德摄


在横州市茉莉极萃园,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弥漫整个展区,茉莉花茶、茉莉糕点、茉莉护肤品、茉莉文创品等各式茉莉花系列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过去茉莉鲜花加工后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为茉莉花茶,而现在茉莉产品越来越多元,逐渐衍生了茉莉盆栽、茉莉食品、茉莉用品、茉莉餐饮、茉莉药用、茉莉康养等产品。”横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吴云韩介绍。


据介绍,为推动茉莉花产业转型升级,横州市深度布局“1+9”产业,推动茉莉花由单一花茶产业,构建“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1+9”产业集群,产品业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产业生态链逐步完善,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不断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琳琅满目的茉莉花产品。横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我们各村屯没种茉莉花的时候住的大多都是小平房,现在种茉莉花经济收入高了,都建了小楼房,也买上了小汽车,有的甚至到去城里买了房子,生活越来越好了!”花农雷水平说,茉莉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家里种了4亩茉莉花,花价行情很好,护理得好的话,每亩花田一年下来有2万余元的收入。


如今,小小茉莉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致富花”,2023年,横州茉莉花鲜花平均价格达每公斤34元,带动34万花农增收致富,人均收入从2019年的1.27万元增长至2.1万元。



科技赋能 推动桑蚕高质量发展


驱车沿着红水河行驶,来到位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的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种养示范基地,放眼望去,连片桑田青翠碧绿,片片桑叶迎风摇曳。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种养示范基地,连片桑园郁郁葱葱。罗仁维摄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是全国桑蚕第二大县,被誉为“桑蚕之乡”,当地桑蚕产业历史悠久。忻城拥有桑园26万亩,茧丝绸产业覆盖全县12个乡镇131个行政村7万户27.6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65%。


在六纳村一座“家庭农场”里,蚕农黄秀葵一边介绍自家科技养蚕的情况,一边用手机现场展示操控科技养蚕。“只要手机有网络,我们就能随时监测到蚕房内蚕宝宝的生长情况,也可以根据蚕龄特性和季节设置相应参数。”黄秀葵说,通过手机智能控制系统养蚕,她们可以随时下田务农,不仅时间自由,蚕茧质量也有保证。


黄秀葵和姐姐黄秀益是当地的资深蚕农,从2021年下半年参加“家庭农场”,按照六纳基地制定的科学养蚕标准和流程饲养优质“四龄”蚕。姐妹俩约有13亩桑园,2023年“家庭农场”共饲养了10批50张蚕,蚕茧收入大约13万元,其养蚕成功率、蚕茧质量、蚕茧售价等明显高于周边蚕农。


这是广西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打造智慧桑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无处不在的“科技范”,让传统桑蚕产业既接地气、又显洋气。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河池市一家丝绸企业缫丝车间。覃芳思摄


2023年,广西蚕茧产量预计超过4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全年蚕茧均价54.52元/公斤,蚕农售茧收入超过250亿元,蚕桑产业已成为广西重要民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十四五”以来,广西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创建国家级“广西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不断提升生产规模质量,自主选育适合广西亚热带气候条件的蚕桑良种、创新集成省力节本高效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等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全面推进蚕桑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推动广西从桑蚕大省向桑蚕强省迈进。


当前,中国用于缫丝织绸的蚕茧,10颗里就有6颗产自广西。广西已连续19年蝉联蚕茧产量全国第一,连续14年蝉联生丝产量全国第一。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培育良种 澳洲坚果成致富果


很难想象,一粒来自澳大利亚的坚果种子漂洋过海,最终在广西生根发芽,成为富民一方的产业。


197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下称“广西热作所”)首次将澳洲坚果引入广西,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和降雨,为澳洲坚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从此澳洲坚果便在八桂大地上蓬勃生长。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广西上思县十万大山坚果产业(核心)示范区。韦世仙摄


澳洲坚果又名夏威夷果,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因其果仁油润可口、奶香馥郁且营养价值丰富,素有“干果皇后”美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当前世界栽培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果品之一。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坚果研究中心曾黎明介绍,广西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与澳洲坚果的原产地相似,并且作为林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树种,发展澳洲坚果产业非常适合广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每到澳洲坚果成熟的季节,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昌平乡“果满山坡”澳洲坚果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连片种植的澳洲坚果一眼望不到尽头,翠绿、油亮、饱满的果实枝头高挂。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果农在采摘坚果。韦世仙摄


广西热作所作为国内最早进行澳洲坚果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坚持在钦州灵山县、来宾合山市、梧州岑溪市以及崇左龙州县、扶绥县等地布置品种比较试验,先后选育出更适合广西气候环境的澳洲坚果优良品种8个。其中“桂热引3号”“桂热5号”“桂热7号”等品种壳果产量超350公斤/亩,与原先引进的老品种相比,平均亩产增加250公斤,亩产值突破万元。


截至目前,广西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79万亩,位居全国第二。优良澳洲坚果品种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更多广西农民加入到了澳洲坚果种植中来,澳洲坚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乡村的特色产业。


广西:唱响“三字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广西:唱响“三字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南宁近年来,广西移动深刻把握乡村产业“土特产”的内涵,依托“网络+乡村振兴”模式,“专项帮扶+数智化建设”双管齐下,加快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唱响“土”字诀,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1年以来,广西移动结合定点帮扶村自然资源条件,通过因地制宜扩大种植规模、发展养殖产业、探索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等方式,加大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力度,帮助村民盘活村中撂荒土地,打造“春夏秋冬”全季节产业发展新模式。其中,在广西百色市湖润镇更村村,广西移动协同镇政府开展“以购代扶”活动,主动拓展销售渠道,2022年累计帮助售出香蕉约8千斤。

与此同时,广西移动还借助金融政策扶持,引导脱贫户利用小额贷款发展养牛、养猪、种桑养蚕等产业。如今,更村村实现了年人均收入增幅超过30%,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显著成效。

唱响“特”字诀,赋能乡村振兴

广西移动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在广西范围内选取具有红色文化底蕴且有代表性、社会影响力大的乡村进行示范点建设,将红色文化与数字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建设“红色数字乡村”,通过红色精神引领,以新技术、新形式赋能红色文化旅游和宣教,打响“红色数字乡村”品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2022年,广西共打造14个“红色数字乡村”,形成“一市一个”示范效应,有力打造红色旅游产业、特色种植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唱响“产”字诀,助力乡村产业驶入“快车道”

依托5G、千兆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广西移动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在贵港市覃塘区,广西移动以当地的富硒水稻产业为牵引,创新打造“云认养”销售模式,2022年带动覃塘区周村农业经济收入33万元,该项目入选了“2022年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在崇左市龙州县,广西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的龙州县“云上坚果”智慧云平台,实现苗木管理、坚果销售、培育指导等六大功能,为坚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在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广西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1000亩水稻智慧农业示范区,搭建水稻产业大数据中心,推动水稻产业从“靠天”传统种植到科学种植转变。

2023年,广西移动将立足广西各类产业发展及自然资源优势,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持续发力,做深专项帮扶,强化数智赋能,为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乡村产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广西宁明县按照“产业旺、乡村兴、百姓富”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文旅、林业、甘蔗、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9元,同比增长6.7%;脱贫人口人均增收实现“两个高于”;全县产业覆盖率超过95%;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730万元,同比增长62.6%,其中有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加快文旅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该县依托花山岩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名片”,投资10亿元建设花山温泉小镇,打造“一镇六村五带”,建成了花山景区大门、游客中心、花山温泉谷、岜莱温泉民宿、骆越文化宫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宁明县雅筑农家乐成功创建广西五星级农家乐,花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城中镇珠连村成功创建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派阳山东盟风情康养民宿成功创建国家级民宿。

同时,积极开展“一键游宁明”“壮族三月三”等线上线下文旅宣传活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游客接待272.48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9.79亿元。花山温泉小镇景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现代农业采摘、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业增加收入,共辐射带动脱贫户500多户;并吸纳当地群众务工350余人,人年均增收2800余元。

做大做强林业,打造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作为广西林业大县,宁明县致力将林业打造成为宁明首个百亿元产业,全县林业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200%。一方面,稳住每年100万立方米木源,加快木业深加工项目建设,引进祥盛木业、惠宁木业、万佳木业、中林木业、中投木业等龙头企业,推动木材产业集群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的林木产业链,带动林区群众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脱贫户达3500余人。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坚果种植,全县共建设打造坚果示范片基地48个,累计完成坚果种植16.45万亩,覆盖种植农户21131户77380人,其中脱贫户11640户35855人;投资2.5亿元建设的坚果加工园区(一期)已建成投产,拉长了坚果产业链。此外,年产值10亿元的合盛八角深加工项目即将竣工投产,预计每年可收购八角30万吨,带动7个乡镇2.6万户群众增收。

稳住甘蔗产业,“酿造”甜蜜富裕好生活。该县狠抓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及工作措施、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等,稳定蔗糖第一车间,全县完成甘蔗种植70.24万亩,荣获崇左市榨季甘蔗生产进步单位。全县蔗区内原料蔗入厂量为292.93万吨,同比增长14.58个百分点;3.8万户蔗农靠种蔗户均收入近4万元,其中脱贫户3029户12451人,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共给予脱贫户甘蔗产业以奖代补1091.57万元。

建设能源项目,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宁明县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以中能建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民就业增收、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新动力。北江光伏、寨安光伏、板棍光伏、那小光伏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其中,寨安光伏项目成为崇左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首个并网发电的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首期并网容量达16.26兆瓦。此外,桐棉风电场一期项目已实现首并网发电,投资4亿元的桐棉风电场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0.1亿元那楠风电场取得实质性进展。

乡村振兴如何做大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做大特色产业的方法是要以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为抓手,只有这样才能立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品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最终形成特色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只有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这其中,土特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策层面也明确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实现农业多种功能的发展,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强化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优化产业链条,培育新的业态和品牌。这些都将为土特产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农业特色产业的类型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这些特色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农村文化。因此,政府和农村发展者鼓励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不同地区的土特产各具特色,比如迁西的板栗、丹东的草莓、靖江的肉脯等。这些产品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品质有保证,品牌声誉也是相当响亮的。这些土特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常见的农业特色产业的类型:

1、特色种植业:包括种植特色农产品,如某一种水果、蔬菜、药材、茶叶、特色谷物等。这些农产品通常具有地域特色,具有高品质和口感。

2、特色养殖业:涉及养殖特色畜禽,如特色禽类(鸭、鹅、乌骨鸡等)、特色家畜(猪、牛、羊等)、水产养殖(虾、鱼、蟹等)等。这些农产品常常符合绿色养殖和有机养殖标准。

3、特色食品加工业:包括针对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制作成各种农特产品,如蜜饯、果脯、果酱、肉制品、奶制品、茶叶加工等。这些食品具有独特的地方口味,具有市场竞争力。

4、农村旅游业:通过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和特色产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消费。农村旅游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宣传当地特色产品。

5、生态农业:依托生态优势,开展生态农业,如绿色蔬菜种植、无公害水产养殖、有机农产品生产等。这些产业注重生态环保,不使用或少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6、特色农业体验:提供消费者参与性强的特色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果实、制作特色食品、农事体验等。这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7、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如农村电商、农产品合作社、乡村商店等。

广西文旅助力昭平县乡村振兴

“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新寨村,养鹅基地首批1000羽马岗鹅,如今已销售一空,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派驻昭平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帮扶成果。

”3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派驻昭平县驻村工作队队长、昭平县副县长吴启伟说。

昭平县是广西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

2021年5月起,工作队新一届工作队员到位上岗后,首要工作就是摸清挂点帮扶9个村的“家底”。

工作队的10名队员和村干部一起,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及特色资源,对本村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进行研判分析,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本地自然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

乡村要振兴,做好产业发展文章是基础。

结合9个村的自身条件,工作队决定全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一村一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吸纳农户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引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其中,古碌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引进能人投资100万元,打造牛蛙产业,建设蛙塘20亩,育苗基地5亩,年产500万蛙苗;福登村获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购买该村油茶基地产业合作股份,走出村集体自主决策发展的关键一步。

工作队还对昭平县乡村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依托黄姚古镇旅游景区品牌集聚效应和市场效应,起草了自治区10个部门合作共建“农文旅 粤桂融”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框架协议并达成签约,提出“农文旅 粤桂融”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构建“聚焦融合、认领项目、资源叠加、合力推进、集聚发展、总结提升”部门间协调机制。

目前,协议推动的首个项目——广西非遗小镇(瑶秀小镇)已启动,古镇与小镇的连接道路已开工建设,图书馆已建设完成,粤桂画廊展示馆和非遗商家已开始装修。

工作队因地制宜谋划全局,通过整合资源、多点发力,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甘肃旅游信息,探索出具有昭平文旅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山西文旅集团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广西:旅游发展有活力 乡村振兴添动力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

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与城镇化联动推进,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更好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

市场导向、政府支持。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融合发展、联农带农。

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绿色引领、创新驱动。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推动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

(三)目标任务。

力争用5—10年时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绿色发展模式更加成熟,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产业扶贫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四)做强现代种养业。

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加强生猪等畜禽产能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进奶业振兴和渔业转型升级。

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五)做精乡土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

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六)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强县。

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专业村镇。

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邮政局等负责) (七)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

(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八)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

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等负责) (九)发展乡村信息产业。

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

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负责) 三、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 (十)强化县域统筹。

在县域内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

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搭建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产品营销等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负责) (十一)推进镇域产业聚集。

发挥镇(乡)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镇(乡)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重心下沉,向有条件的镇(乡)和物流节点集中。

引导特色小镇立足产业基础,加快要素聚集和业态创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负责) (十二)促进镇村联动发展。

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等,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支持镇(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村。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负责) (十三)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持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果。

支持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大型加工流通、采购销售、投融资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产品销售。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进入大市场。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负责)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 (十四)培育多元融合主体。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其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

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

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多种主体参与的融合模式,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十五)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

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稻渔共生、林下种养等。

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

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

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十六)打造产业融合载体。

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十七)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完善农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五、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力 (十八)健全绿色质量标准体系。

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制修订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新业态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进农产品认证结果互认。

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获得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认证,拓展国际市场。

(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负责) (十九)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县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

加强化肥、农药、兽药及饲料质量安全管理,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推行水产健康养殖。

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负责) (二十)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

鼓励地方培育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

(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二十一)强化资源保护利用。

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型产业。

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列入国家禁止类产业目录的、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得进入乡村。

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支持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推进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负责) 六、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十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培育乡村产业创新主体。

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

支持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种业企业集团。

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负责) (二十三)促进农村创新创业。

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

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加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培训,提高创业技能。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负责) 七、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二十四)健全财政投入机制。

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乡村产业技术创新。

鼓励地方按规定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农业企业给予相关补贴,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负责) (二十五)创新乡村金融服务。

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重点支持乡村产业。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适用于乡村产业和农村创新创业。

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鼓励地方通过实施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等方式支持乡村产业贷款担保,拓宽担保物范围。

允许权属清晰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机具等依法抵押贷款。

加大乡村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力度。

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领域的纯公益性项目建设。

鼓励地方政府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不得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融资。

(人民银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负责) (二十六)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坚持互惠互利,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支持发展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种养业。

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吸纳农民就业、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

工商资本进入乡村,要依法依规开发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不得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产业,不能侵害农民财产权益。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七)完善用地保障政策。

耕地占补平衡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

探索针对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

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增加乡村产业用地供给。

有序开展县域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及“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

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司法部、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二十八)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覆盖,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

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支持职业学校扩大农村招生。

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开展面向农技推广人员的评审。

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

(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负责) 八、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地见效 (二十九)加强统筹协调。

各地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

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

(农业农村部牵头负责) (三十)强化指导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各类服务机构作用,为从事乡村产业的各类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完善乡村产业监测体系,研究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统计。

(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等负责) (三十一)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推介乡村产业发展鲜活经验,推广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诚信守法,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

(农业农村部、广电总局等负责)

广西桂林有什么特产

1、永福罗汉果

永福罗汉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汉果发源于永福县龙江乡,享有“东方神果”之美誉。1995年,永福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达到7万多亩,与富硒砂糖桔、富硒香米一道成为助力该县群众脱贫致富、打造永福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

2、桂林辣椒酱

桂林辣椒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鲜而稍辣,很刺激食欲。根据不同顾客的口味,桂林辣椒分为豆豉蒜蓉辣椒酱和蒜蓉辣椒酱两种,各有各的特色。桂林酱料厂制的辣椒酱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

3、桂林腐乳

属于桂林三宝之一。以黄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分有五香腐乳和辣椒腐乳两种。它的特点是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川椒、桂酊、八角、蒜泥以及三花酒的混合馥郁,可以说是滋味无穷。

4、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广西桂林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制作最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

5、荔浦芋

荔浦芋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它个头大,营养丰富。把它切成薄片,油炸后夹在猪肉里做成红烧扣肉,风味特殊,肉不腻口,是宴会上的一道美肴。将它煮熟剥皮,放在热锅中,加上猪油、白糖、少量奶粉,压成奶芋,味道甘香软甜;掺和鱼、肉、鸡、冬笋、香菇等,用油轻炸,香酥爽口。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服务及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发布的源码、软件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各大资源网站整理而来,仅供功能验证和学习研究使用。

所有资源的文字介绍均为网络转载,本站不保证相关内容真实可信,同时不保证所有资源100%无错可用,也不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介意勿下。

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非法商业用途,不得违反国家法律,一切关于该资源的商业行为与本站无关。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源码,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犯你的版合法权益,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355192527@qq.com),本站将立即改正。

本声明为本站所有资源最终声明,所有与本声明不符的表述均以本声明内容为准。

酷酷资源 情感专题 特色产业领跑 揭秘广西隐藏款特产 打造乡村振兴新密码 https://www.leiyjob.com/708.html

相关文章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