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2024-05-30 0 952


人到中年,磨平了年轻时的棱角,生存慢慢归于清淡。50岁后,就应该揣摩退疗养老的事情了。

(头条原创,搬运必究)

往年62岁的陈大哥,是我住院时遇见的一个病友,他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又洒脱的人,活得特意通透。

陈大哥有一儿一女,如今都曾经成年加入了上班,至于做什么上班他没有说,他只是通知我,儿女长大前面的路就该他们自己走了,他如今要做的就是仔细活好自己。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确实如他所说,由于我从他身上的体贴看进去了,是旅行纪念衫。他通知我,全国的景点他基本去过大半,自从儿女上班后,他就把自己的上班退居了二线,而后每年都会和老伴进来旅行几次。

他说,人活着只要当天是实在,特意上年岁后,明日是怎样的永远未知,所以要活在当下。他没留贷款,有退休金和医保曾经够了,小病尽力,大病随缘。

为了还自己一个田园梦,陈大哥在青城山脚下一个小镇以每年3000元的多少钱长租了一间民房。

在那里,他也只是每年夏天时会去住,基本从3月~10月这段期间,其他期间就去暖和的中央寄居。三月份去的时刻,他会和老伴一同整顿房东送给他们的地,种上一些自己青睐的蔬菜、瓜果。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他们还会在屋宇的周围种上一些花草,整修布置一下小院什么的,每天总有很多忙不完的事,不过这些事都是自己青睐的。

他们租住的中央离场镇很近,遇到逢场天就会和老伴去赶集,为此他还专门买了一辆老年三轮车。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普通到五月的时刻,他们自己种的蔬菜便会开局陆续成熟,这个时刻他们基本就不须要怎样买菜了,除了自力更生,吃不完的还会拿到场镇下来卖,不过少数都是送给了他人吃。反正主打一个自在。

应陈大哥的约请,我在7月时去了一次性他租的那个中央,真正让我感遭到了事实版的桃花源。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7月是成都最热的时刻。陈大哥租的这个中央位于青城山脚下,因此十分凉爽。在他住的那个小镇边上,有一条溪流,溪流两头被村民开发成了玩水、避暑的农家乐,这个节令早已人满为患。

走过这条溪流最繁华的一段后,爬上一个缓坡,看见了陈大哥租的房子。在这里没有了溪流段游人的喧闹,却可以一览整个山谷的景色。

原来这里,并不是只要陈大哥一家人,在这片缓坡上还有十多个小院。陈大哥说,这里住的人和他们一样己退疗养老,有的小院是几团体合租,有的单唯一家人,费用基本上都在3000~8000元一间。

在屋子前面,一个石桌上,一套志野茶杯倒扣在茶盘上,两只温润的小猪茶宠则宁静地趴在茶盘龙头边。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午饭,是陈大哥的老伴做的家常菜。不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但至少应该是吃得最舒适一顿。

午饭很便捷。一个拍黄瓜,黄瓜是陈大哥棘手在菜园摘的,拌料有小葱、青椒,都是菜园现摘的。一份霍香鲫鱼,鱼是陈大哥往常在溪流中钓的,养在院角的一个石缸里,霍香是山坡上摘的。一个韭菜炒鸡蛋,鸡蛋是他们三月在镇上买的鸡仔养大了下的。主食是豆角焖饭,汤则是米汤。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吃饭的时刻,我开玩笑说,假设可以的话,你们用的盐都可以自己掘井钻取。陈大哥也笑了笑,他说在这里,那些硬开销花不了多少钱,买米、油、盐和交水、电这些一同总共不超越一千元每月。

饭后不久,陈大哥的街坊上来找他喝茶。是两个精瘦的小老头,精气矍铄,两人衣着雷同的小灰褂,有一股仙风道骨之感。

和两个老哥聊天,才知道他们已近80岁了,在这里住了有十五年了。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在到来这里之前,这两个老哥也和公众一样,在退休后和爱人全身心肠投入到了家庭中,承包了一切的家务。

由于他们都只要一个孩子,在儿子成年结婚后,也是一大家人生存在一同。他们知道要上班要家务的辛劳,所以退休后便承包了家里的一切,为年轻人减轻累赘。但适得其反,期间久了反而把年轻人惯出了故障,甚至以为父母退休后就应该做这些的。

起初,又由于孙子的事,婆媳间出现了裂缝。于是小老哥和老伴商量,选择搬进来住,应给年轻人自在生长的空间。起初就找到了这个中央。

在到来这里之后,儿子和媳妇每个月都会带着孙子来。当然,他们也会经常回去或许住上几天,反正一切都由着老两口自己青睐的过。这之后,婆媳相关也融洽了,老哥他们自己也觉失掉了轻松。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后记

退出陈大哥那里的时刻,太阳曾经快入云了。远远能够看到山腰上降下了些许薄雾,在余晖映射下显显露炫烂金光。

青城景色如画,不愧是道教修仙名山,陈大哥他们不就在此修练的散仙吗?


申春玲的事迹是真事儿?还是杜撰,知情人解答一下,谢谢!

申春玲的事迹是真的。

1994年6月,春玲的母亲(失去丈夫)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范泽龙周集来到嘉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厚老实,并且拿钱供她上了学。

1996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热,继父的病情加重,小春玲决定带他去济宁市住院治疗。

1997年春节,是小春玲最快乐的一个春节。除了四哥在部队外,三个哥哥都回来了,并且三个哥哥都为小妹准备了新年礼物。

1998年8月24日,16岁小姑娘申春玲因车祸去世,她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四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

扩展资料:

曾经采访过申春玲的山东省女作家刘红也赶来参加了葬礼,并为她撰写了祭文:

你,宛如山涧一朵野花,

你,又是天边的一抹云霞,

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柔弱的双肩担起满腔挚情, 幼小的心灵托起一个完整的家,年轻的岁月,本应如诗如画,如丝如缕,可是你的面前却堆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沉重,一个毫无血缘的家,演绎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真情;一个小小的你,虽不惊天地,泣鬼神,可又让许多天下人为之动情。

你走了,走得那么轻,那么轻,轻得像天边那朵云----

你留下的情又是那么重,那么重,重得像巍峨的泰山----

对待一个人最残忍的方式是什么?

对待一个人最最残忍的方式,不是肢体上的伤害(虽然也很残忍),而是精神上的 摧残、毒害、 打击、压迫。而肢体伤害的目的也是精神上的控制和摧残。

一个人的精神被摧残到极限时,就会发生人格扭曲、分裂,产生各种精神疾病,甚至自杀或杀人。

我小时候由于家庭原因受到几次遗弃创伤,后来回家后得到不父母的关爱。

母亲非常情绪化,脾气极坏,控制欲强,我必须完全完全听她的,不论对错,不准有异议,不准反抗,回应她慢半分钟都会被骂,而且她骂我的时候比较恶毒(原谅我用了恶毒两个字,那时候却是这样)。

我动辄被打骂,挨打还不能哭,愤怒不能表达。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我,自卑内向、胆小懦弱、又很偏激。

小时候我有只最爱的猫,被我妈赶走了,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天塌了,将近一个月没和任何人说过话。这只猫让我哭了十几年。

除了被遗弃、不被爱的创伤,我又多了个极度恐惧失去的创伤。

后来,我抑郁了整整十年,很多次想死,也死过,那些日子无法回想,处处事事都是坑,都是不幸。

痛苦得后背痛,那种痛又难以形容,就像后背被嵌入一张细密的网,一旦有睡意,它就开始揪着疼,那种疼在血肉里,在骨头里,仿佛被无数小虫子在啮咬,然而似乎又挠得你的心是痒的,狠狠地控制自己不发狂不吼叫。

我常常想,如果人能不睡觉就好了。如果我是个活死人就好了。不过,后来幸好挺过来了,通过自救走出来了。

举个例子,很多患癌症的人,其实不是被癌症迅速夺去了生命,而是被自己吓死了——

很多研究资料都表明,患癌症的人有很多其实可以活得更久,最关键的就是他的心态,是否放松、平和,是否积极乐观(不是那种故作的雷管坚强),心境是否坦然。

包括医生和心理医生,也是一样的观点。

在比如,二战时期,从集中营里被救出来的人,后来很多很多都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直接就是性情大变,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就是在集中营中被长期的折磨、惊吓、生死存亡边缘的挣扎中,摧毁了意志,精神崩溃所致。

所以,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和摧残,是精神上的毁灭。如果信念一旦破灭,精神一旦彻底垮了,人就没救了。

但好在现在信息交流速度快,各种资讯丰富,所以在遇到受到摧残的事情时,可以及时向外界求助。

三句话送给看到这个回答的你:

不要放弃生命,不要放弃自己,遇到精神上的问题赶紧向外界求助。

走出来,你会获得新生。

而生命,还有很多美好等着你体验。

残忍的情况有很多,漠然无视、怀恨报复、精神及肉体的暴力虐待。我认为最残忍的方式是明知道对方没放下,却恣意践踏对方的感情,好比有一双无形的手,无时无刻不紧紧扼到你窒息,却始终不了结你!

歌曲唱到“我宁愿你冷酷到底,也不愿日夜都思念”,我的一个朋友,就经历了这样生不如死的残忍对待。她很爱自己的前夫,从我认识她时(十几年前),前夫(那时候还是老公)就成天挂在她嘴上。工作自豪,还魅力四射!尽管只是部队的一个文职小指导员,长得也不咋地,但在她眼中是个无比优秀,每个小姑娘都时刻处心积虑想夺走的万人迷!她每每几句话不到,就开始秀恩爱,什么老公处处宠她,可以开车十几里,只为抽空出来给她送碗汤,什么为哄她高兴下跪、自扇脸、写血书无所不用其极!

我羡慕嫉妒了很多年,也忽略了她其实常年见不到老公几次,从坐月子时就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生活的事实,个中艰辛经历过独自带孩子的人都能体会。

后来的事情证明这个男人只是会哄,渣男本质,会哄她也会哄别人。这男的为什么回家那么少,除了本来部队有纪律不能随便外出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他的老婆辛苦带娃(当时娃才3岁)时,利用自己有限的外出时间,不是回家,而是又勾搭了一个。小三存在了好几年,我朋友并不知情,只是一味傻爱。期间渣男借口做生意需要钱,又从我朋友处要走好多钱,朋友为了支持他,还向我借过10万,全部血本无归。

有一次,以为自己一直在爱情的蜜罐里幸福的我朋友,跟老公拌嘴耍了个小脾气,说要离婚。我朋友以为她老公会像以前一样,最后都会百般哄她,谁知当时小三怀孕正逼婚,渣男顺势带老婆去民政局,我朋友就糊里糊涂离婚了(她一直认为老公也离不开她,不会是真要离婚),出了民政局渣男就又甜言蜜语,要死要活不让我朋友走,说不舍得她,还一起生活,改天再来复婚。这也正符合朋友的预期,于是渣男继续过一夫二女的生活,期间又创业,又失败,欠了一屁股债。直到渣男和小三办理结婚手续,小三的孩子出生1岁多后,我朋友才知道实情,全心付出的感情,空耗的青春,朋友彻底崩溃!渣男此时只想继续自己二女共夫的生活,哪管真心爱他的人有多心痛,又继续哄骗,说和小三离婚,他们再复婚,朋友想挽回婚姻,百般求全,这样又耗了3年,渣男始终两边哄骗,没有任何复婚意思,害朋友耻辱地由原配变成小三好几年,又帖进去好多钱!朋友这些年为此事耗尽心力,整日以泪洗面,数次自杀幸而未遂。我劝她不如放手,快40了青春已耗尽,放过他也放过自己,重新开始生活。朋友在我的劝说下正要放手,可是渣男立马又甜言蜜语,把她牢牢拴住,不肯让她走。看着她形容枯槁,生不如死的样子,莫名由原配变小三的耻辱生活(她始终活在以前,始终认为那是她引以为豪的老公),我无比痛心却无能为力。

真的,看到她,我觉得决绝的离开,也许是一种仁慈。

精神摧残是最恶毒最残忍的,尤其是被自己最亲最信任的人精神摧残。

我一个闺蜜她就受到过最残忍的精神摧残,得了抑郁症,好几年才恢复过来。

她找工作,不小心给无良老板打工,签了假合同,就她一个员工,钱拿不到不说,吃饭顿顿吃老板一家昨天留下的剩菜,她做好的菜是老板吃的,老板一家还总是对她各种辱骂,她很难过,父母因为她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去安排好的单位上班,于是也经常骂她,骂得很难听,她也一直在忍着,天天半夜吐得天昏地暗,短短几个月她瘦了四十多斤。

实在受不了,她和老板吵了一架跑回家,老板的辱骂已经让她很受伤了。

她跑回家遇到了她爸爸,她哭着说:“爸爸,我……”还没有说完,她爸爸一把把她推开:“我要去泡澡,别挡着我,让开。”她给她妈妈打电话,她妈妈说:“等我回来。”

她妈妈回家后,带着她去她打工的地方,她妈妈和老板聊了会,老板当着她妈妈的面一样说得很难听“还大学毕业,连地都不会扫”“卷帘门都不会关,以后嫁人会吃亏的,我们是为了她好”“现在的独生子女没一个有用的,我们培养她,希望几年后她开一个店”“地也不会扫,饭也不会做,要不是我们要她,哪家单位会要她啊。”老板各种否定她,却不敢说她的业绩是最好的,她的工作态度是最优的最负责的,客户是最喜欢她的。

是的,因为她认真工作的态度,周边的店铺都知道她,偷偷的告诉她不要在这家打工了,好几个客户帮她联系了律师,有的客户是律师还要免费帮她告老板,可是她妈妈不准她去打官司,认为丢脸。

话说回来,没想到她的妈妈还随声附和,妈妈让她继续在这里打工,她当时很绝望。

回到家,她爸爸说:“你看看你,上班要学着端茶倒水,去到上班处拿着扫帚拖把就开始干活,什么都不会,难怪人家不喜欢你,二老板都当不上。”

她姨妈说:“工作就是这样的,难不成要天天把你当大爷供着!”

她很震惊,她天天一个人打扫几个小时的卫生,拆工地上的架子,还做饭伺候老板,还要做自己的工作,她爸爸却这样说,她把都是淤血的指甲、布满血泡的双手伸出来,她想她爸爸应该开玩笑的的,她每天换下来的衣服洗十几遍都是浑水,没想到她爸爸和姨妈轻蔑地笑着说:“呵,这点苦都受不了。”

这句话是最后一根稻草,迅速的压倒了她,她当时的想法是为什么要和他们说这么多,还不如死了好。

她得了抑郁症,自杀了好几次,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她的抑郁症稍微好点了,她离家了好几次,她的妈妈都抱着她哭,不让她走。

她终于找到借口离开了家,朋友也在鼓励她,她也努力的去生存奋斗,抑郁症也治愈了。可见,精神摧残真的很可怕。

冷暴力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说要赶一个方案,去书房弄电脑,那天晚上以后就一直睡书房,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最近很忙,书房的床睡的更舒服,我特么的睡了4年的卧室你今天说说睡得不舒服,我到时是脑子进水了想的是工作太忙,怕打扰了我,慢慢的不碰我也不让我碰,周末让他休息他也是说忙,计划去哪也是很敷衍的样子,他不跟我吵不跟我闹,我说什么他也就跟着做什么,不再提建议也看不出他有多乐意做这些,终于有一天,他坦白外面有人了,不接受我的挽留,不接受我的建议,一心要去那个离了婚还带着个孩子那里,宁愿净身出户他也要去那个女人那里,说追求自己的灵魂,追求自己的内心,真的要吐血,我也不挽回了,因为现在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吧,他说我又不认识那个女人,凭什么就觉得他们不合适,我当时真的想上去给他几巴掌,他问我为什么要跟他吵,好聚好散不好吗?我又不是神仙,难道这个时候我还要保持优雅的姿势说“好走,不送,祝你们百年好合”没撕了你就不错了。我等着,总有他后悔的一天!

残忍二字,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要看他最在乎什么,最残忍的方式就是捅他最在乎的地方。

我曾亲眼目睹过一起残忍的事,在我看来,那个儿子用他最残忍的方式回报了母亲的养育之恩。

那户人家本来经济条件良好,一家人小日子过的挺舒服的。结果儿子迷上了赌博,欠了很多钱,儿媳妇也挺良心的,一开始也是努力赚钱帮忙还债,可后来窟窿越来越大,根本补不上了,儿媳妇就离开了他。

天天有要债的人上门,敲门,威胁要钱,他爸妈只能拿出自己的积蓄还给那些人。

可是积蓄总是有限的,总有掏空的一天,等掏空了怎么办?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爸得了癌症,不过治疗是初期,也痊愈的可能。

但他爸放弃了,因为家里的钱都被他儿子拿去还债了,哪来钱治病。

在家等死呗!

一年多后,他爸死了!

他开始逼他妈,榨干他妈所有养老金,直到她妈连青菜都买不起,只能到处找零工打。

一天,他妈拿着打零工赚来的二十几块钱想去买块肉,正好碰上回来的他,一把把钱抢了过去。他妈要去抢,被他打倒在地。

那次他妈哭的很惨很惨。

第二天,他妈就去问邻居借了钱,喝农药自杀了。

这个不孝子回来看到了他妈的尸体后,问人家借了张草席就往地里一扔!最后是他干姐姐回来帮干妈操持的葬礼。

我想,那天,他为了二十几块钱,给他妈的那顿打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也是最残忍的一件事。

我觉得有些时候这个 社会 真的很残忍很黑暗,轻而易举的摧毁了无数普普通通的人。

我有次和奶奶闲聊,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就问我,“你还记得隔壁村那个扎两个小辫子的那个小姑娘吗,和你幼儿园同班的。”我有些茫然,很久没有听到过她了。

我们都是一个地方的,虽然小学不同班,但是也相互认识。那个女孩子长的很干净,柔柔弱弱的,挺好看的。

但她家父母离异了,母亲跟别人走了,把她留给了他父亲。从此不闻不问,她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见过她亲生妈妈。他爸爸又娶了一个。

她继母对她不好,父亲因为她母亲的事还有芥蒂。平时看继母虐待她,她父亲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导致她从小有点自闭,不太爱说话的。

那个时候还在小学,她上课很认真,成绩很好,在班上考的挺好的。在班上也挺愿意帮助别人的。人缘还可以。

但是在一天的书法课上,她一不小心把一瓶墨水打翻了,全洒在她同桌的新的小洋花裙子上了。

她的人生就因为这瓶墨水彻底改变了。

她同桌都要哭出来了,她真的非常非常的抱歉。想办她同桌洗洗,她同桌有些生气又有些急的说“怎么洗得掉,就算洗了也会有墨迹的。”她咬了下牙说“我赔你一条一模一样的好不好?求你原谅我,好不好。”这样她同桌才原谅了她。

衣服100元,她不敢问那个凶凶的继母要,也不敢跟爸爸讲。他们对她够冷漠了,也不好意思空着手去见同桌。

一个人坐在路边犯愁,哭的很稀里哗啦的,被路过的我奶奶看到了,奶奶就去宽慰几句让她回家。

反正第二天,女孩还是拿出了一条新裙子给同桌,同桌也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件事似乎就这么结束了。

没想到初中时我却听说那个女孩子怀孕了,孩子是小区里一个大爷的。 那天她坐在路边上还是一直哭。 那个大爷来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就告诉了那个大爷,大爷说,走,来我家坐会儿,我给你钱去买。 然后她跟着大爷走了,随后被强奸了。

但她当时甚至不懂发生了什么,之后只要没有钱买辅导书,没有钱买早饭,没有钱跟同学去玩,就去找那个老大爷。大概对她来说,这比问父母要钱更加容易。 后来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了,也不敢再告诉别人。

奶奶告诉我,她没有把孩子生下来,但是也没再读书了,她爸妈也觉得丢脸,不想再管她,她就嫁给了一个打工的,一起去了外地。前两天回来了,明明和我一样大的年龄,就是看起来真的老了很多,沧桑了不少。

现在的我们挥霍100元真的是家常便饭的。 而曾经有个女孩子,整个人生被毁了,起因也是,不到一百块。

社会 对她很残忍,没钱对待她真的是残忍的。

怎样残忍的对待一个人?

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残酷!

我曾经一个朋友,由于幼年时期受到欺凌,学习时受到不公正待遇,导致后期患有自闭症,与轻微的精神疾病。

疯疯傻傻的活到了十八九岁!

他的人生经历对我影响很大。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告诉他,他很优秀,也很聪明。

“后来,他告诉我,那是他记事以来,第一次有女孩觉得他很优秀。”

他希望那个女孩的眼光是对的。还说,他要更优秀,然后就去追求她。

从那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他。

一年多后,当我在看到他时,差一点就没认出来。

虽然略显驼背,但人比过去更开朗,性格也不是以前唯唯诺诺,原有的精神疾病也彻底好了。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可以独自经营,管理好一个店铺。

当时我问他怎么做到这么好的?

他说;自己可靠?还是我可靠?

随后他慢慢的讲述了,他怎么治疗的自己,在那一年多的时间怎么度过的。那一年他没有怎么睡过床。

为了抵抗疾病,一件单衣,躺在雪地里半个小时。“零下三十度。”

听他说话,我沉默了。“无言以对。”

无意间注意到,他身上有很多细小的伤口!那一刻,才明白!他有多在乎那个女人。

直到今年在看见他时。瘦了很多,对谁都笑眯眯的。还特喜欢看美女,哪怕被人怒视,他也毫不避讳。

可我却从他的眼底,看到了冰冷。一种死心的冰冷。看美女,只是他的爱好!

残酷吗?

对那个朋友而言,你们经历过的残酷,太小儿科了。

别想对谁残酷。

生活不对你残酷,你就抱着生活的靴子猛亲吧!

对待一个人最残忍的方式,就是 以爱的名义控制他 。我的父亲,直到去世之前,还对爷爷奶奶心存抱怨。父亲是家中的独子,自小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他自幼学习成绩很优异,只是因为文革的到来,不得不辍学在家。后来,他自己准备去当兵,以他的出身和条件,是当时村里的不二人选。但是,爷爷奶奶以外面太乱为理由阻止了他。后来,很多当时当兵的人,包括我的大姑夫,在转业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前程。再后来,国家恢复高考,爷爷奶奶依然以世道不平为理由,阻止了爸爸。之后,爸爸一直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一生郁郁不得志。

虽然,他对他的父母心存怨气。但是,他又会为自己对父母心存怨气而自责。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他表现的很有聪明才智。但是,在他的余生里,他一无所长,甚至连泥瓦匠都没有学会。只能给泥瓦匠们做一个下手,帮工。

在他一生的最后的日子里,曾经跟我说他是一个自幼就折了翅膀的的老鹰。而打折他翅膀的,就是他的父母。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渴望蓝天的眼神,吓坏了他们。最终,父母决定打折他双翅,以免他飞向那危险的高空。

自此,他的一生就没了意义,彻底的沦为了父母的附庸。 许多父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予以控制。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灵魂,以保存他们的肉体。最终,留下来的,是一具行尸走肉,和一个一生都无所适从的冤魂。

1、为了答这个问题,我特意问了我老婆我曾经有没有让她觉得我对她很残忍。

她不假思索的说有:“吵架的时候,如果杀人不犯法,我都想买瓶魔酸(不知道是什么的,自行网络)把你腐蚀的渣都不剩。”

我说有必要吗?

她是这么说的:

我和你吵架的时候,你总是不和我吵,我气得一直哭;

你要么背对着我,不理我,

要么就是冲我冷笑(想象一下那个笑容,嘴角翘起,邪魅、满不在乎、看傻子一样看着对方的笑容);

要么就是抬头45°。

2、每次过年快要放假的时候,我妈妈都会打电话问我买的什么时候的票?几点到家?想吃什么?

我给你剥了玉米粒在冰箱里面冻着呢,你来了我给你烧汤喝;

还有爬拉猴(我们那里的叫法),也在冰箱里面冻着呢,你来了给你炒着吃。

还有……………………….你什么时候来啊?

我几乎每次都会对电话那头说:“我还没有抢到票呢(其实就没有抢),玉米粒你们自己吃就行了,我不想吃;爬拉猴我吃着过敏(其实是不想吃)。”

我妈说:“没事,都给你留着,家里多着呢,你在外面吃不着。”

我说:“哎呀,我不想吃,你做喽我也不吃,还有啥事吗”

我妈说:“没啥事,嘿嘿嘿。。。。(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笑声),我都给你留着。你啥时候来啊”

我说:“我抢到票就给你说”

我妈说:“好的,买高铁啊,舒服。”

我说:“好的,”然后把电话挂了。

我想电话那头,我妈肯定收起了笑脸,落寞的把手机放在了桌子上。

最残忍的我觉得应该是那种假意的温暖。

小雪是个盲人,从小到大都受到了特殊对待。虽然生活对她很残忍,可是她还是每天积极的生活着。喜欢唱歌,喜欢做广播主持人。她天使般的声音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遇见冬子是在盲人课堂上,那一天冬子坐在小雪旁边,下课了,小雪准备走人,发现自己的导盲杆摸不到了。摸了很久没摸到,小雪有点急了,这个时候冬子手伸了过来抓住小雪的手臂。问到“需要帮忙吗”,小雪把自己情况说了下,希望他帮忙找下导盲杆。冬子找了一圈没找到,问小雪家在哪里,他先送她回去。没办法小雪只好让他帮忙,冬子牵起她手,在前面带着她,有楼梯,不平的地方,提前告诉她。

后来再一次的上课,她特意等他过来,坐在一起上课。下课了心照不宣的,冬子牵起了她的手,他牵着她去看了电影,牵着她去逛街,牵着她爬山去看日出,带她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那段时间小雪是最快乐的,她觉得冬子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她习惯了有他陪着的每一天。

可是有一天,小雪上课再也没有等到冬子,她给他打电话,是空号。冬子只是为了拍摄盲人的生活,故意接近她的,现在拍摄完成了,他自然也不会再来了。

她等了一天又一天,冬子还是没有出现。于是她伤心了,她的声音不再像天使般好听,她开始埋怨老天爷对她的不公平,她开始讨厌黑白世界。

你的温暖让我看到了光明,可是你不在,我更加讨厌这个黑暗的世界了。

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 有人说她的什么像诗歌一样 什么像散文一样?

是《美国政治风向标》一书中“党内预选”一章的内容2008年,希拉里与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内部争夺竞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希拉里团队的一段话。

希拉里的竞选班子紧紧抓了奥巴马竞选讲话中冗长的漏洞,对奥巴马发起猛烈的攻击,说“他的竞选像一首诗歌,而执政就会像一篇散文”。

而希拉里的演讲会更像是拉家常,虽然很琐碎,旁人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在选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上,她都能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本书的内容有: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党内预选,是由选民来决定政党提名的过程,包括初选和党团会议两种方式。

担任过34年众议员以及众议院议长的民主党着名政治家奥尼尔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

”的确,在美国的选举政治中,无论高层的竞争多么激烈,媒体上的报道多么火热,竞选活动最后都必须落实到地方。

具体到总统选举就是候选人必须从预选阶段甚至更早开始争取基层民意,特别是以州为主要单位的民众倾向。

美国历史上曾没有预选,而是由党内大佬在密室交易后圈定党内提名。

这种不民主的方法受到多方唾弃,历时半个世纪才改为今天的预选方式,由选民而不是政党领袖来决定政党提名。

首先党内的候选人要经过激烈竞争,而预选也就成了大选的演练。

预选,准确地说,也不是选民直选,而是选民选择代表去参加在夏季举行的政党全国代表大会进行投票。

全国大会不再是竞争场所,而是确认选民选择的地方。

具体到各州何时进行、如何进行初选,以及其他规则都由各州决定。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初选和党团会议。

前者是选民投票选择代表,后者是召开某区域选民会议来投票。

初选初选一般分为直接初选和间接初选。

直接初选是选民直接选择喜欢的候选人,将选票分配给支持某候选人的代表。

间接初选是选民能在选票上看到代表名字,而代表也可以不宣布自己的支持对象。

其次,根据参与选民的群体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关门初选(closedprimary):只有登记为某党选民的人才可以参加该党初选,目前大约有15州采用。

开门初选(openprimary):不必登记均可参加。

有些州对无党派者开放,对其他党不开放。

还有些州全开放。

政党领袖往往不喜欢这种初选,因为它允许党外选民影响党内提名选择。

不过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初选,大约有27州予以采用。

咨询初选(advisoryprimary):允许选民在选择大会代表的同时,表达对最喜爱的候选人的倾向。

再次,关于结果分配,又有赢家通吃制(winner-take-all)和比例代表制两种。

比例代表制更受欢迎,民主党一般采用比例代表制,只要获得15%以上的选票都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代表席位。

2008年,民主党在全国均使用“比例代表”制。

在初选中,假如A、B、C、D四个候选人分别得到35%、30%、20%和15%的选票,那么本州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按照这一比例进行分配。

如果是党团会议,则按照选区得票比例分配参加州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过,即使是“比例代表”制,如在党团会议中,代表的分配也不是那么严格精确。

按照规定,选区内所有得票超过15%“生存线”的候选人,至少要获得一个代表名额。

比如在一个选区,假设有五个参加州代表大会的名额,上述A、B、C、D四个候选人由于都超过了生存线,那么A可能会得到两个代表名额,B、C、D都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代表名额,那么B、C、D之间的得票差距就会被忽视。

在爱荷华党团会议当天,美国C-SPAN电视台直播了该州第53选区(第蒙市罗斯福中学餐厅)的民主党党团会议。

在这个400余名选民参加的党团会议中,奥巴马获得180人、爱德华兹获得150人、希拉里获得70人的支持。

这个选区六个代表名额最终三个分配给奥巴马,两个给爱德华兹,一个给希拉里。

与此不同的是,共和党在有些州实行比例代表制,有些州则是“赢家通吃”制。

与总统选举中的“胜者全得”不同的是,初选中的“赢家通吃”是在选区层次的“全得”。

每个选区的代表名额将全部给在这个选区得票最高的候选人。

如果仍以上述四个候选人为例,A候选人将得到本选区全部代表名额。

党团会议党团会议是一个选举小区域内的选民聚会,讨论候选人的优缺点,然后在群体氛围中投票决定候选人,往往是一个州各个区域在同一时间召开会议。

有良好组织动员能力的候选人及其团队,能够凭借在会议上支持者的数量,引导舆论的走向,从而赢得投票。

党团会议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提名制度,比初选历史悠久,但它没有直接投票的初选来得简单易行,也没有不记名投票来得公平、理性,投票率远比初选低,今天已经较少采用。

但是这样一种“市镇会议”的形式,深深根植于自殖民地时期开始普遍实行的市民自治传统。

从程序角度来看,初选和党团会议都比密室交易要民主,但是从投票率和投票者的角度来看,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对于大选,初选特别是党团会议的投票率很低,大概是大选的1/10-1/2。

这个问题由于时间表的提前更加恶化,因为排在时间表后面的选民觉得提名已经显而易见,他们的意见已无关紧要。

相对于低投票率,很多人更加担心初选和党团会议吸引的选民类别。

学者们发现,初选选民比大选选民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裕、年龄层次更高,他们更有政党倾向,更多接近政治活动核心。

对于共和党来说,初选选民更保守;对于民主党来说,他们更自由化。

候选人被迫在初选和大选中表态不一致。

初选时,他们会表达党派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观点来赢得他们党的忠实拥护者。

在大选时,他们更接近中间派选民集中的政治中心。

初选中,有极端意识形态倾向的候选人更具有优势。

如果五个民主党自由派和一个共和党保守派在新州竞选,很可能后者赢。

党团会议的参与者更少,比初选少1%。

愿意花整晚时间来讨论候选人和议题的投票者,其党派性比初选投票者更强烈。

以下是2008年爱荷华党团会议和新罕布什尔预选的实例。

爱荷华州,人口2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98%。

在美国50个州中,人口排名第30,面积排名第31。

新罕布什尔州,人口130万,占全国人口的0.43%,在美国50个州中,人口排第41位,面积第42位。

不客气地说,除了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初选,这是两个州不大有机会上到美国几大报头版的地方。

然而单在这个不大的爱荷华,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在电视广告上的投入是4000万美元,平摊到290万选民身上,每人17美元。

由于最终参加党团会议的选民只有10-20%,因此候选人相当于为每个与会者花费了150-200美元的电视广告费。

预选时,在爱荷华州1700多个选区,注册党员到自己家附近的指定地点(通常是学校、教堂、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有时甚至是在某人家的客厅里)参加会议。

在类似早期新英格兰地区的小型“市镇会议”上,选民们讨论本党政策、各候选人派遣的干部面对选民做直接竞选,随后选民投票选举自己支持的候选人。

选举没有选票,每人发张白纸,人们写上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名字。

整个过程不那么严格,即使名字拼写错了,比如把克林顿的Clinton写成Klinton,只要不造成误会,也是有效选票。

各会议点选举结果出炉后即向州党部上报并由媒体公布。

民主党党团会议没有投票过程,注册党员们是“公开用脚投票”,与会者按照支持的候选人来分组,支持同一候选人的与会者站到一起形成一组。

提早的日程始终是这两个州的骄傲。

当大多数美国人还没有开始投票时,这两个州的大众们就为大选奠定了基调,确定了某些候选人的优势,排除了某些他们不喜欢的候选人。

尔后,大部分美国人会大致认同他们的选择,紧密团结在领先者的周围。

爱荷华州的党团会议与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被证明是对两党候选人的关键考验。

近几十年的总统选举史表明:如果一个候选人同时拿下这两个州,那么就似乎能拿下全国提名。

如果这两个州都没有拿下来,结果几乎就是出局,唯一的例外是1992年的比尔?克林顿。

当年,两州都选择了自己的老乡。

不过,克林顿表现不错,反而赢得了全国性支持以及大笔捐款,最终进入了白宫。

然而,更能说明问题的记录是,从1952-1988年,最终赢得总统大选胜利的候选人都赢得了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胜利。

在两州的胜利,不仅仅是客观意义上的选票胜利,其实是一场高超的心理期望游戏。

更明确地说,候选人表现超出人们预期,才是真正被关注的“胜利”,反之即使最为领先,也未必是胜利。

比如1996年,多尔被认为是共和党的领先者,但是他在爱荷华州只赢得了26%的选票,领先帕特里克?布坎南仅3%。

所以媒体认为布坎南赢了,因为他超出了原先的预期,让多尔陷入困境。

多尔随后输掉了新罕布什尔州,好在几周后他恢复了状态并赢得了提名。

奥巴马的肤色vs希拉里的眼泪2008美国总统大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在共和党方面,黑马白马在两场预选中次第杀出,各路候选人陷入一片混战。

在民主党方面,焦点则集中在女人希拉里和黑人奥巴马身上。

2008年1月3日,爱荷华州的第一场预选就给大家带来了意外,先前气势最盛的希拉里不仅输给了奥巴马,甚至还输给了爱德华兹。

媒体和舆论的风向随即发生了偏转,奥巴马乘胜杀入新罕布什尔州,CNN的“民调”显示,奥巴马在该州领先希拉里13%。

有媒体披露说,希拉里阵营已经放弃了在新罕布什尔取胜的希望,把注意力转向了下一个州:“希拉里阵营的唯一目标是不要输得太惨,尽量缩小与奥巴马的得票差距。

”1月8日晚7点,新罕布什尔州预选的投票数字开始陆续公布。

对于这场万众瞩目的选举,各家电视台倾注全力转播,各路专家和评论员们纷纷现身演播室做现场评论。

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一个问题:新罕布什尔的失败对于希拉里意味着什么,她的总统之路是否就此终结?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评论员们在高谈阔论,荧屏下端的统计数字在不停地滚动变化。

当10%的票站将数字报上来的时候,希拉里38%,奥巴马36%;到15%的票站将数字报上来的时候,希拉里40%,奥巴马仍然是36%。

而演播室的评论员们似乎毫不知情,依然喋喋不休地讨论着“希拉里输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观众都看懵了,明明是希拉里在领先,评论员们在侃什么呢!两个多小时之后,最后的选举结果出来了:希拉里以39%的得票率,以两个百分点战胜了37%的奥巴马。

这一下,演播室里的专家和评论员们都傻了眼,选前明明是奥巴马领先两位数的民调,怎么最后来了个大翻车呢!根据美国民意调查的一般规律,抽样调查的误差概率应该是3%,也就是说差距在3%以内就难分伯仲。

而此次新罕布什尔的民调结果超过10%,理论上是不应该出错的。

自20世纪中叶美国对大选展开“民调”以来,历史上只出过一次“大错”,那是在1948年,“民调”显示杜威将压倒杜鲁门,而结果正好相反。

“民调”科学家迅速对这次重大失误展开了研究,发现出错的原因在于“民调”的通常手段是通过电话进行抽样访问,而当时电话并不普及,有电话的都是有钱人,穷人没有电话,因此导致调查的样本没有代表性。

从那以后,民意调查技术和手段不断精进,并成为一直是可以信赖的预测结果的工具。

新罕布什尔“民调”失真的问题旋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媒体和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解释。

有人认为,选前的“民调”失真可能是希拉里阵营故意玩弄的一个策略,通过制造奥巴马遥遥领先的假象,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认为大局已定,不用出来投票,而希拉里的支持者则会倾巢出动。

这个解释比较诡异,似乎媒体和“民调”是可以被操纵的,这在现实中恐怕不太可能。

另一种解释认为,“民调”失真主要是新罕布什尔州的选民结构导致的。

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人口流动比较大,年轻的、第一次有投票权的选民占总数的23%。

选民中有不少是外州搬过来、年龄介于30—49岁的中产阶级和50—69岁把这里作为退休养老地的居民。

这些选民的倾向性不明确,独立性强、摇摆性大。

美国德瑞克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系主任阿特尔?桑德教授认为,奥巴马的落败,主要因为独立人士和年轻选民没有踊跃出来投票,导致“民意”和实际结果不符。

这仅仅是一个靠得住的解释,但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同一般人理解的民主不同,美国的选举历来是靠选民的自觉自愿和政治热情,而不是强制投票的。

因此,遇上刮风下雨、工作忙或者在家照顾孩子,都有理由不去投票,这样的选举理论上无法正确反映全体合法选民的意志。

曾有一位阿根廷人这样评价美国的民主选举:“这算什么民主?在我们国家,如果我的护照上没有投票的记录,我是不能被允许出国的。

”美国选举投票的非强制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选举的投票率向来不高,总统大选的正式选举通常不到50%,国会选举只有30%左右,而总统候选人的党内预选的投票率更低。

投票率的问题往往成为候选人竞选者策略的关键,只要己方支持者的投票率越高,获胜的几率就越大。

当年小布什的天才政治顾问卡尔?罗夫就是因为参透了这个道理,辅佐小布什夺取并保住了白宫的宝座。

奥巴马的策略是“倚小卖小”,显示年轻、活力、未来和变革。

他的竞选演讲通常会从“让我为21世纪而变革……”开始。

奥巴马是位天才演说家,他的口才非常吸引人。

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与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是史上有名的演说家,据说他们俩的区别是:听完西塞罗的演说,人们会由衷地赞叹讲得好;而听完德摩斯梯尼的演讲,人们会立即情绪激昂地上街游行。

奥巴马的演说堪比德摩斯梯尼,使得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希拉里的策略恰好是“倚老卖老”,她的年龄、资历、经验加上人脉。

因此,希拉里的竞选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优势,全国的“民调”始终领先,在党内也有众望所归的意思。

然而她的最大弱点就是缺少个人魅力,在不亲近的人面前,她的说话会让人昏昏欲睡;而在亲近的人面前,她又显得太咄咄逼人。

随着新鲜感的消退,希拉里的竞选越来越让人打不起精神,支持率节节下滑。

新罕布什尔的结果在根本上是两位候选人优劣势消长的结果。

在爱荷华最初的兴奋过去后,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现实,关心两位候选人在教育、医疗、儿童保护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的观点。

这个时候,奥巴马的优势突然变成了劣势,人们发现他的演说虽然很美,但更像是一场表演,缺少实质内容。

希拉里的竞选班子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奥巴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说“他的竞选像一首诗歌,而执政就会像一篇散文”。

而希拉里的演讲更像是拉家常,虽然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在选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上,她都能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选举前一天的一个小型集会上。

一位妇女出其不意地提出了一个私人的问题:“你用什么办法总是能够保持头发和外貌都那么完美?你是怎么保持这种乐观的良好状态的?”面对如此女性化的问题,平日总是显得老练、淡定的以至于总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希拉里突然动了感情,她回答:“那真不容易。

如果我不是以全副感情来相信我所做的是正确的选择的话,我是做不到的……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机遇,我真不希望倒退。

”她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眼角闪烁着泪光。

希拉里的眼泪立即成了媒体的头条新闻。

这一幕向选民展示了一个女人的本性,同时也打动了无数女人的内心。

而她的竞选对手和媒体则讽刺说,希拉里难得动一次感情,这回眼看要输才哭这么一鼻子,甚至说这是希拉里精心设计好的两滴眼泪。

媒体的刻薄更加激发了女性选民的不满,希拉里自我控制和情感不外露被描绘为冷冰冰缺乏人性,她掉了泪又被说成是女人的软弱,这显然是性别歧视在作怪。

于是,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的女性选民中赢得了47%的支持,比爱荷华高出8%。

这不能不说是两滴眼泪起到了作用。

对奥巴马而言,新罕布什尔“民调”失真则可能是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征兆,这便是所谓的“布莱德利效应”。

汤姆?布莱德利是黑人政治家,上世纪80年代两次竞选加州州长都遭失败。

在选前乃至选后的站口“民调”中,他始终领先对手5%,但最终投票揭晓的结果却每每落后6%,一进一出的误差在10%左右。

“布莱德利效应”后来被研究者定义为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暗流:许多选民,即使是来自相对开放、自由派的选区的选民,在面对公开民意调查时,不会说他们不投黑人的票,因为那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政治正确”,但是秘密投票时却做相反的选择。

爱荷华的民主党的地方投票都是公开的,虽然白人占96%,但许多白人害怕被邻居认为自己有种族主义倾向,在众目睽睽之下都会将选票投给奥巴马。

而到了秘密投票的新罕布什尔,情况就不一样了。

奥巴马的肤色、希拉里的性别,这是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两个隐性关键词。

虽然没有人敢公开谈论,但其实是无法回避的。

“超级星期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选日程不断提前导致本来漫长的2—6月份的过程一下子浓缩到了1—2月份的决策,2008年这种压缩式的预选更是登峰造极。

特别是2月5日,这是个星期二,有20余个州同时进行初选,计有7000万名注册选民将在这一天前往投票。

故这一天被政治评论员冠以“超级无敌星期二”(Super-DuperTuesday)或“海啸星期二”(Tsunami Tuesday)。

初选日程的变化源于各州希望提升自身重要性的努力。

人们普遍相信,初选开始越早,越容易影响风向,该州受到的国内外关注就越高。

比如有最多代表的加利福尼亚州就不断提前自己的初选时间,1992年是6月,1996年是3月26日,2008年提前到2月5日。

在初选中,专家们会常提到“彩车效应”(bandwagoneffect),用以指代人们习惯于聚集在假定的胜利者周围。

在2008年高度集中的初选日程中,会产生如何的彩车效应?最早初选的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角色面对超级初选是增强还是削弱?竞选人如何在如此密集的初选中分身有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赢得密集型的初选,候选人身后的组织非常重要。

首先是制定合适的竞选策略,主次轻重区分清楚,其次是在各州的基层竞选组织必须有力配合,组织鼓动支持者投票,以应对候选人无法在短期内同时出现在各州的情况。

根据专家们的普遍意见,超短裙式的初选利弊共生,主要有三个优点、四个缺点。

三个优点是:它促成更早的一致,以便政党尽早团结在自己的候选人周围,团结备战大选,避免自乱阵脚。

拉长的初选季鼓励政党内部斗争,短季意味着领先者很早出现。

它避免过多关注少数州的选民情绪。

新州和爱州不代表全国选民;给予更多州的选民表达意愿的机会。

它鼓励有最强组织的候选人。

多州同时投票有利于那些建立完善全国竞选组织的候选人。

地区性的、边缘性的候选人不易得到支持。

四个缺点是:它青睐了资金充裕的候选人。

以前可以重点投资于少数初选州,寄希望于好结果可以带来大笔资金。

但是,现在要同时在多州开支,费用巨大就需要事先筹资更多。

它意味着更多的电视广告和网络关注,更少的零售竞选。

很难在极短时间内的广阔地域建立个人声望,其结果是竞选更依赖商业电视和选民更少时间了解候选人。

它导致3月份至夏季之间选民的疲劳期。

2000年这段时间选民关注率下降了50%。

它对不知名的候选人不利。

二三十年前,相对不知名的候选人在先初选的少数州可能表现良好,使他们成为可行的提名竞争人,而现在可能性很小了。

参考: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服务及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发布的源码、软件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各大资源网站整理而来,仅供功能验证和学习研究使用。

所有资源的文字介绍均为网络转载,本站不保证相关内容真实可信,同时不保证所有资源100%无错可用,也不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介意勿下。

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非法商业用途,不得违反国家法律,一切关于该资源的商业行为与本站无关。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源码,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犯你的版合法权益,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355192527@qq.com),本站将立即改正。

本声明为本站所有资源最终声明,所有与本声明不符的表述均以本声明内容为准。

酷酷资源 情感专题 三千元一年 过着宛如神仙的生存 他们在一个景色如画的中央养老 https://www.leiyjob.com/2359.html

相关文章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