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2024-04-17 0 937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大国崛起》,区分讲述了西班牙,葡头牙,荷兰法国英国,俄国,德国日本,美国的崛起之路。

过后就感到疑惑,在这些崛起的国度中怎样没有中国?

是由于中国不算大国?还是素来就没有崛起过?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妇孺皆知,中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几百年前就是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甚至可以说是超级强国,发明过有数璀璨的文化。不论从军事,经济,疆土面积,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在过后都是对其它国度碾压级的存在。




中国其实并非是“崛起”的大国,而是不时存在的大国,所以我们国度才会提出这个口号,就是“振兴”!


“振兴”就是我国以前不时是环球上的最强,只是在起初的一小段期间里败落了,一度不可救药,成了被群狼撕咬的凡人。但如今我们痊愈了,就应重新找回我们以前该有的位置。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在近几百年崛起的国度中,“海下马车夫”荷兰、航海霸主西班牙、“日不落帝国”英国、立志束缚全人类的苏联,甚至包含如今的环球第一美利坚,他们都不能保证在败落之后再次重返环球之巅。



而如今唯独只要中国,能够从低谷中爬起,并至少四次登上了环球第一!在我们国人心目中,祖国就应该是NO.1 ,假设再把他放在第二的位置就是对他的埋汰!

虽然环球上有数国度有着他们的生活之道,但我们不同,除了独立自强,不时逾越,我们别无他法,无路可走!

虽然我国踊跃融出环球体系,环球投资、修路建桥,用血汗保证兴旺国度的物质享用,优化开展中国度的生活水平。但在西方盎撒人的眼里我们依然是另类的存在。如选用苟且,就只要深渊!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历史上我们辉煌过,更有过彻肤之痛的遭逢。

130年前,甲午抗争的失败,我国位置一泻千里,八国联军侵入都城,

随后是4.5亿两白银的抗争赔款,让本苦难已久的百姓更是被敲骨榨髓。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93年前,我国只求中止割据战乱,建设一致国度,奈何日寇侵犯,十四年不堪回首的悲怆岁月,让三千多万同胞惨死于侵略与侮辱。

75年前,在千疮百孔的残垣断壁中,降生了新的中国,一切百废待兴,本欲竭尽全力,不求逐鹿边疆。但十七国联军将烽烟烧到了鸭绿江边,我240万志愿军明知死地犹长入,未将身躯细思量。终于换来了美国丢弃军事亡华的希图、同时也获取了苏联156项援助的开展。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62年前,一个混了几千年,连独立都是靠非暴力不协作乞求来的国度,却一拍脑门夸下海口:“要么就做一个绘声绘色的大国,要么从此偃旗息鼓”。雷同淋过雨被殖民过的国度,

竟意想天开的梦想鲸吞我方领土,甚至空想饮马西藏。

55年前,珍宝岛事情,造成中苏交恶,北边大国在边陲上陈兵百万和数万的钢铁激流,国度甚至做好了让黄河以北尽数失陷的最坏计划。并由此召唤在全国范围内深挖洞、广积粮。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45年前,在西南边向又冒出一个“”的寻衅野心被挫败,这时我们才明确,就是这个第三把交椅,也会惹来很多人的觊觎。

33年前,随着苏联解体,日本与苏联相继被美国打压而失去“第二强国”的位置,而我国的革新开明初露矛头,随着中美蜜月期的完结,中国要挟论又成为了整个西方的政治基准风向。纵然成为“第二强国”,也要有戗风扶摇之力,能力划破阴郁,荡开残波。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28年前,迸发的台海危机,美国两个航母战役群悍然驶入台湾海峡,其总排水量逾越了中国海军的总和,实力上的迥异,让我们错失了辞世纪末国度履行一致的良机。随后的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及河汉号事情,中国的认输换不回美国的善念,中国的示好得不到西方的悲悯。

15年前,美国重返亚太,从岛链围堵到技术封锁,从特朗普到佩洛西,从索罗斯到孟晚舟,美国更是将遏制中国的开展回升为外围国策,中国只能仰仗松软的国力和万众一心的力气与其艰辛反抗。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6年前,美对我国的贸易战正式打响,两国的中等支出阶级人民都遭到极大涉及。G7峰会上虽没有中国的介入,但整场会议的主题却字字不离围堵中国。

3年前,英国《经济学人》及《卫报》等媒体指出:“中国人对肉类的消耗造成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此可笑的论调,在我们足够弱小以前,连吃肉在他们眼里都有点德不配位。

但雷同在这一年,我国的外交天团对美西方收回了最强音:“


你们没有资历说从实力的位置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一席话听得人豪气干云!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2年前,俄乌抵触迸发,美西方一方面诽谤谴责我国对普京提供援助,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离间中俄相关。美西方并不想看到欧洲在解脱俄罗斯的军事压力后独立开展,他们更希冀俄罗斯能妥协,一同添加对华的围堵中,野心勃勃,昭然若揭。。

去年的巴以抵触以色列在继续对台军售的同时却要求获取我国的允许。而他们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无差异封锁与屠杀;让每一个国人都素昧平生,身同感触,原来法西斯主义从未被覆灭,只是换了更弱小的宿体,戴上了更堂皇的冠冕。

回味无穷的是,在犹太人操纵的资讯词条中,搜查“大屠杀”只能找到奥斯维辛的集中营,却找不到南京,而在这些上帝的选民眼中,雷同是被屠杀的30多万中国人基本不“值”一提?

历史并未远去,经验浮光掠影。当国度落后时,亡国灭种只在一夕之间;当国度稍有宁定,就会有有数公知宵小跳进去寻衅找事;当国度跻身前列时,更会遭受美西方国度的联手打压,强国之路,任重道远。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在人类历史上,我国有超越1400年的期间在开展上都上游于环球,其实我们从未刻意去谋求这个“第一”的名号,我们想要的只是让中国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而已,几百年前我国在南下东洋中,从未开拓过殖民地,中国能让四方来贺秉承的是自相残杀。

假设我国不以成为环球第一强国为常年指标,而是沉溺在短期间内某些几个畛域的强国,就自鸣自得,那将是这个时代的悲痛。我们不要听信他人忽悠“

不要大国崛起,只需小民尊严

”的谬论。

如今期间在我们这边,我们一二十年的隐忍,换来了当天的厚积薄发,每年GDP新增的规模相当于一个韩国,每年海军新增军舰吨位相当于新增一支法国海军,我们的实力每一天都在增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增加与美国的差距。作为环球惟逐一个全工业体系的国度,

我国有14.1亿人,比欧美+日本的总人口都多,具有以一国之力去建设一切产业链的基础,我国如今在任何畛域都有涉足,只是技术能否先进的区别疑问。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目前,全环球惟一有底气说,假设你们太过火,我就自己一团体玩的,只要中国。

如今的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第一强国”这个位置,就是由于我们发现西方人畏威而不怀德,他们崇奉的真谛是启动掠取的强盗逻辑。所以,某些时刻能让他们听得懂的言语只能是西风快递的轰鸣声。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我们必定牢记一句话“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谛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要想拒绝西方为我们量身制造的国内次第与框架规定,就必定要取得第一的实力,和对其掀翻谈判桌子的勇气!

很认同这样的一句话:“当你有一艘航母时,他们宣扬中国要挟论。当你有十艘航母时,他们说你们是人类文化独裁之光。”以及“当有人疑心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刻,就慷慨的抵赖有,但你能奈我何”?

宿愿每一个国人能丢弃与西方媾和的空想,做最波动妥协之信心,晓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情理。而则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向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那些总以为我们应该继续柔弱缄默的人,可以睁眼看看,如今时代变了,中国早已不是现在那个几千个本国大头兵就能横行的年代,我们终有一天要拿回属于自己的物品。

作为将西方各个期间重要对手的特色集于一身的中国,在这个环球体系里,将无法能永远继续平稳地坐在第二把交椅的位置上。


为什么环球我说中国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那两个有什么区别

大国说的是经理实体,就好比人口数量,强国说的是经济质量,好比人才的数量与贡献。

浅析中国如何成为负责任大国

以下是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的精彩发言。

大国一定要地域大人口多,不一定资源丰富;只要你地大人多也可以有成为大国的可能性,纵观全球只有几个国家几个地区有大国的可能性,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第三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等等,印尼虽然人多,但是地方比较小不容易成为大国,其它的五个国家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欧盟,欧盟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也很难说它到底是不是大国。

“崛起”这个词也很难说,从历史来看中国四千年来就是一个大国,相对于同时期的欧洲,中国也是一个强国,何来崛起呢?中国几千年来就是大国就是强国。

为什么要说“中国崛起”?很简单,因为中国弱了两百年,所以才有崛起的需要,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中国的再起或者说是中国的复起。

中国有着四千年辉煌的文明,相对来说有更大的成功,我知道这个问题有争议性。

但是大家都说有四大文明古国,其它三个今天都不再是大国强国,只有我们中国还是大国,算是强国。

到了1800年中国还是占据中全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中国直到19世纪初还是一个大国和强国。

“崛起”这个词中国的政坛不太喜欢用,本来是讲大国崛起,后来国家觉得还是用“发展”比较好。

用这个“发展”词,主要是怕国外人害怕,所以用“发展”这个词。

对外人用“发展”,但是对自己因为两百年的虚弱要用“崛起”,别人看你是崛起,用准确的语言让自己头脑清醒,要不然西方国家怕我们,就是因为中国实在是两百年虚弱之后,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崛起。

什么是大国?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大国必须是经济的大国、经济的强国。

第二,大国必须有大国之风,有风度有自信,不卑不亢。

第三,必须能够影响别人,影响邻邦。

这个与外交有关,当然邻邦是谁呢?由于有了互联网,现在把所有的国家都成为我们的邻邦。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地大人多,今天的印度也是如此,但是他们是大国强国吗?不一定。

1991年海湾战争导致全球大格局出现很重要的改变,海湾战争给我们一个启示,有一个方程式,你要有国防,要有自卫必须要有科技,需要科技就必须要有钱,有钱就必须要有活的强的大的经济,你要经济就必须实行市场经济。

历史上永远都是科技之战,蒙古人的马、弓箭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等等,历史上战争永远是科技的,但是海湾战争告诉我们,战争全面的科技化。

因为我刚才说的方式,我们不能不搞经济,没有经济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科技,没有科技,国防保卫自己都不能实现。

在经济起飞的时候,法制不是最需要的,当国家经济发展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法制就成了不可或缺的。

总而言之,国家要大要强必须要有科技,要有科技就必须发展经济。

在经济强国这个领域里面我再讲一个概念,大陆型经济。

一个国家上游、中游、下游的制造业都要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要有。

纵观全球只有几个国家成了大陆型的经济,当然美国是一个,欧盟也算一个,再者就是高盛前几年提出的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跟中国,高盛是卖东西的,凡是要卖东西给你的人你都要小心听他的,要是你认为BRIC真的像他所说的那么崛起的话你可能要亏本了。

总之,这几个国家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也正因此如此,18世纪、19世纪的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的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等,他们地方不够大,人口不够多,所以使用了殖民地的政策才能够扩大自己。

中国有可能成了全球在美国以外的第二个成功的大陆型经济。

要做大国必须要有大国之风,要有风度,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不卑不亢有自信心,这个跟邻国有关,跟外交有关。

我们一个国家的人是怎么看它自己,不是怎么看别人,而是如何自主。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讲国泰民安,我们不讲国强民安,国泰就是安定繁荣,几千年来中国不太去管别人怎么看我们,也不需要管别人怎么看我,只要自己做好了国泰民安了老百姓生活好过了就行了。

中国历史上只会做大国做强国,说强权还勉强一点,中国人历史上不做霸权,从前如此,今天也如此。

中国只会做大国强国,不会做霸国。

几十年前麻省理工学院出了一个中国问题专家,他有一句名言我认为是外国人研究中国最好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不是18、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的概念,中国是文明的大国,中国人也是蛮有自信心的,非常包容别人”。

犹太人来到中国,住在河南开封我们也不管他们,包容他们,明末30万人的阿拉伯人在福建南部,我们也没有打压他们,我们是善对别人同化别人,比起西欧的历史中国宽宏多了,我们是宽宏大量。

中国人应该有自信心,虽然两百年虚弱,今天崛起,中国人应该恢复自己的自信心,不卑不亢!中国与邻邦的关系,我们如何影响别人,这个与外交有关。

我们与人为善不要刻意影响别人,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种能量,硬实力跟软实力。

软实力这个词最近在中国很流行,大家都知道它的意义,硬实力是用军事力量跟经济力量去压迫别人,软实力就是文化等等。

美国哈佛大学国防部的JULY,他在1990年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

不要以为中国今天应该学习用软实力,我们中国人三千年来主要用的不是硬实力,中国人是三千年来就已经常常用软实力去影响我们的邻邦,中国用软实力是历史上最多的一个国家也是最有效的一个国家。

我们不用硬实力,我们今天还要用软实力。

我们刚刚从贫穷里面走出来,我们不要说教式的去教导别人,我们用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别人。

举一个例子来说,刚才刘主任讲到环保,西方人讲环保跟中国人完全不一样,西方人比较现实,他们讲环保就是要不环保就没有水喝,没有新鲜空气呼吸。

中国人讲“和”文化,天人合一,我们必须保护环境与之和谐。

中国人讲节俭,西方人讲浪费型的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为了刺激消费,越来越浪费,当然我理解在那个年代可能有其需要,但是确实非常不环保。

中国人讲节俭是美德,节俭就是节约。

以浪费型经济看来是不好的,但却是非常环保。

我提议我们讲环保不只要从科技入门,也要从节约入门,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走消费型的浪费型的经济体,我们要在世界上倡导走节约型经济的路。

在这件事上中国应该展现大国风度。

如何才能保持大国强国的地位?历史告诉我们,很多大国是可以衰败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很好的例子,特别是今天科技发达,一个小国可以在某一个领域里把大国打下去。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必须不断进步才能保持大国的地位,这是没有选择的。

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不保护自己,不不断进步就没有前途。

怎么办?教育科技是很重要的,我提两点。

要成为文化大国中国有这个条件,因为我们是一个文明,不过我们要去粗取精,不要强压别人,而且要不断提升跟进步。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提到国民性格民族习性的提升,这个是今天我们中国人极其需要的一件事。

中国要成为一个无缝的社会,美国至强乃至它的国家、它的社会是一个比较无缝的社会,政府、私人机构之间最大减少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浪费,不只是钱的浪费、时间的浪费,还有对老百姓精神负荷的浪费。

唯有如此,中国才能保持大国地位。

中国刚刚崛起,刚刚成为大国,可能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还应该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强国。

谢谢大家!

现代国际局势

1、我国有个预言故事叫《狼和小羊》,如今该故事正在利比亚真实的上演。

西方列强以和平和人道主义为谎子,操控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了禁飞区,不允许一个主权国家自己的飞机在本国领空飞翔,却不惜代价的派遣轰炸机对一个主权国家任意轰炸,这些如狼似虎的强盗给利比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真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联合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这些狼虫虎豹却视而不见,无任何作用,强盗们所谓的“人道主义”完全是用导弹和轰炸在表演着各个角色,这与《狼和小羊》“狼”的行为如出一辙。

按照西方文明国家的逻辑推理,若承认发生在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是合法武装组织,那么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也就应该是合法的,也就是承认世界上所有搞恐怖活动的组织都是合法的,“本拉登也成了合法”。

全世界人民最好响应这些强盗的号召赶快行动起来,拿起武器都来反政府,打倒列强,人们才有好日子过,省得这些满嘴人道主义,心存狼子野心的侵略者,吃饱了没事做不搞掠夺撑得慌,披着节能减排的外衣,口喊着降低二氧化碳的口号,却一个劲的嫌地球不够热,肆无忌惮的在别人国家乱扔炸弹,制作温室气体,破坏地球资源,消耗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它们是真正披着羊皮的狼”这帮家伙名副其实才是真正最大的唯恐天下不乱的头号恐怖分子。

这就是有个人说过的“美国无所不能的逻辑”。

卡扎菲没有用恐怖行为侵犯别的国家,一没投炸弹在“公厕”伦敦,二没有轰炸“法烂西”埃菲尔,却只忍气吞声来接受来自北约炸弹的回答。

古时候人们都认为用棍棒打家劫舍称为“强盗”那么西方列强用炮弹轰炸一个无还手之力的主权国家,应该说他们比强盗还强盗,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抢财物,前者抢财不害命,后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披着羊皮先杀人,而后再掠夺利比亚的石油,真正的人道主义应该给利比亚人民送生活必需品,而西方所谓的“人道主义”给利比亚送去的却是破坏和杀人,这与人道主义相悖,因为“人道主义”和“杀人”是背道而驰的。

八国峰会内幕使我们联想到过去八国联军打中国的侵略情景。

妥协不能成就愿望,只有反抗才可能赢得曙光。

人在做天在看,鬼子杀人在二战,回敬日本起海啸,美国龙卷在泛滥。

2、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

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

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它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一流强国,在上述三个方面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特点从19世纪初至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局面,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

这次会议由俄、普、奥、英四国操纵,会议通过了恢复封建秩序、限制法国再起、分割法属殖民地、重划欧洲版图、维护德意分裂等决议。

从而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为巩固该体系,又先后成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旨在镇压欧洲和一切革命运动。

维也纳体系体现了欧洲专制君主以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

但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在客观上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维也纳体系内部矛盾重重,大国之间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瓦解是必然的。

19世纪20、30年代欧洲的革命运动动摇了维也纳体系,并使之走向瓦解。

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不断遭到冲击,严重动摇。

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

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巴黎和会及其协约国及参战各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2)国际联盟的建立。

(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约)。

在凡尔赛体系中战胜国的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凡尔赛条约第231条规定德国和其盟国应当承担战争责任,这实际上就使战胜国对战败国索取赔款合法化,于是条约规定德国和其他战败国要向战胜国赔款。

(2)对德国领土的安排和军事力量的严格限制,以及对德国殖民地的瓜分,对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权全部移交日本等,满足了法、英、日的一些要求。

(3)对波兰的复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和南斯拉夫国家独立的承认,部分尊重了民族自决权。

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列强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

这个体系是不牢固的,因为它不但没有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加剧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发展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具体说来:①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上的,这就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决不会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压制,随着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拒绝履行直至撕毁和约。

②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也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列强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

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完全实现其肢解德国、奴役德国的计划不满,为了巩固它在欧洲大陆的霸权,继续采取削弱德国的政策。

英国则在欧洲大陆上继续推行抑法扶德的均衡策略,在经济上、政治上支持德国,指望以此来削弱法国的阵地。

美国不甘心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它留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在欧洲扶植德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同日本、英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③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土耳其人民通过民族解放战争,埋葬了色佛尔条约,打开了凡尔赛和约的缺口。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战败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力地冲击着凡尔赛体系的基础。

正如巴黎和会没有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一样,华盛顿会议也未能解决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日本不满意华盛顿会议的结果,这就预示着日美矛盾的必然激化和英日分歧的扩大。

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也决定了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

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所带来的矛盾,以及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导致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新战争。

雅尔塔体系指1943年底到1946年初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

它包括: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三大国首脑会晤等国际会议的协议,战后初期东欧地区版图的变化,德国的分治,联合国初期的活动以及大国有关的远东地区势力范围的安排等。

该体系的特点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两极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结构。

双方的冲突不仅是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而且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冷战,在亚、非、拉等地区,则有各自支持的国家间的局部战争。

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是: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欧洲共产党中央情报局的建立与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经互会的成立;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美攻苏守、美苏对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

雅尔塔体系的演变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冷战共处贯串始终,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美苏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从未爆发面对面的热战。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对比力量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两个超级大国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也不断减弱。

首先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给美苏两极格局以有力冲击。

如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其次,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转变为美、日、西欧三个经济中心。

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动摇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德国重新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它标志着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世界政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是,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为:(1)这次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

过去的世界格局都是通过战争来进行的。

一战打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格局,在战胜国的安排下形成凡尔赛体系。

二战打破了法西斯集团和反法西斯集团的格局,在战胜国特别是美、苏的安排下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2)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换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将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

(3)在这次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为什么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因为:(1)两极格局终结,美国虽然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想一家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

(2)当前世界上,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这四种力量,无论哪一种都不可能做为独立的一极来与美国抗衡。

因此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1.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

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

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

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

俄国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

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

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

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

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

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

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继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俄国的进攻,则是侵略行径。

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

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

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为争夺土耳其,英、法、俄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

在德意统一过程中,也渗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德意志统一进程包含有普奥与丹麦的关系、普奥之间的关系和普法之间的关系。

意大利统一主要体现了奥意的关系、意法的关系、法奥的关系等。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一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英国的工业生产由70年代的世界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法国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美国由世界第四位跃居第一位;德国超过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这种新的力量对比与当时势力范围的划分、殖民地的占领不相称,世界领土又已经被瓜分完毕,于是新老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和斗争变得空前尖锐。

由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的领土野心和殖民扩张对老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的威胁最大,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当时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双方疯狂扩军备战,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一战。

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双方在西线、东线、南线以及亚洲部分地区进行了交战。

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从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

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国家却因战争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在这一历史变化的影响下,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

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进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但是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争霸的对手由两大军事集团变为战胜的协约五强——英、法、美、意、日,战败的同盟国暂时失去争霸的资格。

同时,美日的崛起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在全球范围内,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立;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中,日、美之间的争夺尤为剧烈。

争霸的方式从战场移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

在会上,英法美三国都想按自己的意图处置战败国,安排战后世界。

因而矛盾重重。

在殖民地和国联问题上,美国企图依靠其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操纵国联,控制英法,充当盟主,领导巴黎和会,进行殖民地分割,以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但遇到军事实力更为强大的英法等国的强烈反对。

美国充当世界霸主的计划落空,加上国内党派斗争,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国联被英法所操纵。

在处置德国疆界和赔款问题上,英美则联合反对法国,相互之间展开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经过激烈争吵,签订了对德和约和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在争霸的中心地带欧洲和西亚、非洲重新瓜分了势力范围,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关系。

为了解决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列强争霸矛盾,战胜国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这次会议在承认美国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瓜分中国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从而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关系也是构成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经济封锁和长达三年的武装干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两种社会制度由军事冲突转到和平共处局面。

20年代,英法美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斗争,已不单单是赔款本身,而是上升为帝国主义争夺欧洲霸权的复杂问题。

争夺的结果,英美乘法国占领鲁尔的失败,把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中。

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施,说明法国谋取欧洲霸权的努力失败,英美特别是美国取得在赔款问题上的控制地位,增强了它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这是继华盛顿会议之后,帝国主义之间关系的又一次调整。

这次调整发生了有利于美英而不利于法国的变化。

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

它虽然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进一步削弱了法国,抬高了德国,导致了欧洲大国之间相对地位的微妙变化。

法国对德国违反“和约”的行为已不能实行单独制裁,法国的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本身的边境安全置于英美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法国在欧洲的领导权被严重削弱。

德国恢复了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加入了国联,并任常任理事国。

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间冲突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

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新的变化,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英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重新加入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组合。

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侵略集团,撕毁了“和约”,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扩军备战,发动对外侵略。

英法美面对法西斯的步步紧逼,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退让妥协的绥靖政策。

它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不加干涉,听任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纵容德意侵占弱小国家,甚至同法西斯国家一起演出了“慕尼黑”丑剧。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交相助长,使国际局势越来越滑向全面爆发世界大战的边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仍然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争夺世界霸权的侵略扩张在整个战争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英美也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这就使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大战初期,德国凭借着优势兵力,横扫大半个欧洲。

法国败降,意大利参战。

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国家势力一时达到顶峰。

1942年中期到1943年初,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北非阿拉曼战役等三大战役为转折点,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德国投降,二战结束。

大战中,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盟国之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由于联盟的参加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联盟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大战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大战后期集中表现在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上。

然而,打败法西斯毕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标,因此协调战略,互相支援的联合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

从联盟建立到大战结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并未破裂。

最后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终于在1945年相继打败德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二战后至今为第三个时期。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

从1945年到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

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的政治基础动摇,美苏两个大国之间全球战略的分歧逐渐扩大,战时同盟发生分裂。

美国凭借它在战时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把战前对抗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纠集在一起,组成了帝国主义阵营。

苏联同新生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一起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要称霸全世界,遇到了苏联这个最大的障碍。

美苏由联盟转为敌对。

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变为两大阵营的全球对抗。

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的重点,苏联是主要对手,“冷战”是美国采取的主要方式和政策。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进行“冷战”宣传。

1947年美国抛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方针——杜鲁门主义,公开打出反苏反共的旗帜,“冷战”全面展开。

接着美国又实施了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建立了以美国为盟主的西方防御体系“北约”组织。

针锋相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建立了“华约”组织。

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在亚洲,美国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建立亚太军事同盟体系,组成了对中国和苏联的包围圈;发动侵朝战争;武装侵占中国台湾;发动侵越战争。

中朝越等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反干涉的斗争。

总之,两大阵营的对峙构成了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从60年代到70年代,是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时期。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

同时,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分裂,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大经济中心。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取代,它们构成了第一世界;亚非拉独立国家形成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反帝、反殖、反霸,构成第三世界;美苏两国各自盟国的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它们既不同于超级大国,又不同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两者之间,构成第二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了。

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变的根本动因包括: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

三、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四对:(1)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如普奥干涉法国革命,英国等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参加对法作战。

(2)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如殖民侵略的加剧,亚非拉人民不断掀起反殖、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

(3)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如国际无产阶级同国际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斗争。

(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如英国与西、葡、荷、法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英法与俄国争夺黑海海峡的斗争;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一战的爆发等。

进入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矛盾更加复杂,头绪更多。

这包括:(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苏联社会主义的诞生和成长,打破了数百年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如对苏联、中国无一例外地采取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等手段试图扼杀之,但事实证明它们失败了,从此世界出现两种制度共处的局面。

尤其是二战还提供了反对法西斯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结盟的新经验。

二战结束后两大社会制度冷战、缓和、激烈竞争、和平共处,贯穿于当代世界的全过程。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这包括一战后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30年代的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二战后超级大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其集中表现形式为先是从列强争霸到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间的矛盾到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矛盾,美国与欧洲联盟、日本间的矛盾以及欧洲联盟内大国的争斗。

(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对宗主国的殖民剥削和政治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以及二战后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

在当代世界,新兴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已由对抗关系发展到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协调的关系。

(4)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这主要表现为苏联实行社会扩张政策和大国主义、老子党立场,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兄弟党之间,出现了苏联的控制与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反控制、反霸权主义和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并一度出现像1968年的苏联武装侵略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苏中边界冲突事件等。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服务及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发布的源码、软件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各大资源网站整理而来,仅供功能验证和学习研究使用。

所有资源的文字介绍均为网络转载,本站不保证相关内容真实可信,同时不保证所有资源100%无错可用,也不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介意勿下。

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非法商业用途,不得违反国家法律,一切关于该资源的商业行为与本站无关。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源码,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犯你的版合法权益,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355192527@qq.com),本站将立即改正。

本声明为本站所有资源最终声明,所有与本声明不符的表述均以本声明内容为准。

酷酷资源 情感专题 我们不能屈居环球第二 为什么说在大国角逐中 https://www.leiyjob.com/1649.html

相关文章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