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2024-04-17 0 1,120

前言

大唐盛会,英雄辈出,那么多名将战功赫赫,为何独独有一位大将被后世黑化成忠臣?他终究做了什么让自己遭此厄运?他的永世究竟阅历了什么?又为何会被如此看待?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一、苏定方:大唐战神的崛起之路

公元592年,一个名叫苏烈的男孩出世在冀州武邑县。他的父亲苏邕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军人,在隋末农民起义中仰仗一己之力组建了一支千人大军,以保养国度一致。这位虎父无犬子的苏烈,自小便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展现出了特殊的军事天分。

16岁的苏烈,就曾经”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在战场上奋勇当先,令死敌谈虎色变。在父亲逝世后,他接收了父亲的军队,先后击败了数支起义军,名声大噪,被人称为”苏阎王”。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隋大业末年,苏烈丢弃了效忠隋朝,转投了河北起义军,相继投靠了窦建德、刘黑闼等军阀。在这些军阀麾下,他立下了累累战功,成为过后最出色的将领之一。

刘黑闼败亡后,苏烈投笔从戎,不再为任何一方效能。但是,太宗即位不久,就亲身派人前来约请这位大将添加唐朝的麾下。苏烈最终接受了唐朝的征召,成为了唐朝的关键将领。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二、苏定方:大唐战神的辉煌战绩

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随李靖一同出征东突厥。在夜袭阴山的战斗中,苏定方率领200名骑兵率先冲入敌阵,攻破了可汗的牙帐,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战斗,让其余将领可望不可即。

永徽六年(655年),苏定方与程名振率领一万大军,出征高句丽、百济、靺鞨联军,以接济新罗。在这次战斗中,苏定方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了死敌的外城和村落。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同年,苏定方又随程知节出征,在鹰娑川大败西突厥鼠尼施等部。

显庆三年(658年),苏定方再次出征西突厥,击破了阿史那贺鲁的主力,并将其俘获,最终灭掉了西突厥。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率军西征至叶水,成功逼降了铁勒思结部首领都曼等,将葱岭以西再次平定。

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统帅十万大军,讨伐百济,最终擒获了百济王扶余义慈,彻底灭掉了百济。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在任上病逝,长年76岁。朝廷赠予他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的头衔,并追谥为”庄”。

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大唐的疆域西扩至中亚咸海,东延至朝鲜半岛南部,堪称勋绩卓著,实至名归。他的战功和成就,也让他被后世誉为大唐的战神。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三、苏定方:被黑化的大唐名将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唐战神,却在后世遭到了一次性次的争光和诽谤。在明代罗贯中所著的《隋朝两朝志传》中,苏定方被塑形成了唐太宗讨伐辽东时的一员骁将,其关键对手是盖书文。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在《大唐秦王词话》中,苏定方的笼统只管还算侧面,但曾经产生了罗成死于苏之手的情节。这一情节,也被后世的演义小说沿用。

到了清代,在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全传》中,苏定方彻底变成了关键的反面角色。他被指控有诸多”恶行”,如明枪射杀罗艺、在窦建德与李世民混战时不战而逃,以及用计暗算罗成并用明枪将其射死等。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近现代,在陈荫荣、金受申等人的《兴唐传》中,苏定方不只杀害了罗艺和罗成父子,还在比武时用冷箭射杀了隋唐第六杰吴天锡。

这样的文学笼统,与历史假相齐全不符,可以说是”恶意争光”甚至”胡编乱造”。而民间笼统则在文学笼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层垒、加大,生生将一位大唐名将黑化为人人辱骂的忠臣贼子、无耻小人。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四、苏定方被黑化的要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呢?终究是什么要素造成了苏定方这位大唐战神被如此看待?首先,咱们要看看苏定方在生前就遭到了政敌的打击和诽谤。

过后的宰相张文瓘,主张改善民生,推戴频繁的抗争。而苏定方自高宗御极以来,就不时奉命到处征讨,从未连续过。这种频繁的用兵,肯定会减轻百姓的粮赋和兵役累赘,与张文瓘的主张貌合神离。在这样的武官团体把持下,苏定方这个外将兵人造没有多少话语权,他在民间的声誉也远不如他的功劳。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另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刘仁轨的嫉恨。刘仁轨是一个功利心重、心怀狭窄的武官。他曾兼修国史,手中握有一支比刀剑还要凶猛的”史笔”。而介绍苏定方的,正是刘仁轨所嫉恨的许敬宗李义府。于是,《苏定方本传》被大幅删减和改变,许多战功语焉不详,甚至有些功劳都未被记载。

这样,苏定方就被把握话语权的武官团体排挤在外,名声远不似乎期其余将领。这为后世的归结小说选用他作为反动,大加诽谤和争光埋下了伏笔。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五、明清时期:苏定方被进一步黑化

到了明亡清兴之际,苏定方的黑化进一步加剧。在明代罗贯中的《隋朝两朝志传》中,苏定方曾经被塑形成了唐太宗讨伐辽东时的一员骁将,其关键对手是盖书文。这曾经与历史理想有了偏向。

到了清代,在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全传》中,苏定方彻底变成了关键的反面角色,被指控有诸多”恶行”。这种恶意争光,显然是为了迎合过后满族统治者的需求。

满族作为异族,统治边疆后,人造不情愿看到历史上跟异族反抗的文臣武将遭到敬重。于是,他们经过操纵文学作品,将苏定方这样的大唐名将黑化成忠臣贼子,以此来保养自身的统治位置。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而近现代的一些作品,如陈荫荣、金受申等人的《兴唐传》,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加大了苏定方的负面笼统,将其塑形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动角色。

这种无看法的黑化,不只仅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也反映了一种对异族将领的广泛成见和歧视。在这种成见和歧视的影响下,苏定方这位大唐战神,最终被塑形成了人人辱骂的忠臣贼子。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结语

大唐盛会,英雄辈出,但为什么独独有一位大将会遭到如此厄运?苏定方的永世阅历了什么?他终究做了什么让自己遭此看待?

经过对苏定方永世的梳理,咱们发现,这位大唐战神在生前就遭到了政敌的打击和诽谤,在民间的声誉也远不如他的功劳。而在明清时期,他更是被无看法地黑化成了忠臣贼子,这不只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也反映了一种对异族将领的广泛成见和歧视。

苏定方的遭逢,折射出了历史书写中的权势妥协和话语权争夺。一团体的笼统,往往取决于把握话语权的人的立场和偏好。而关于那些不被干流认可的人物,即使他们曾经有过辉煌的战绩和成就,也很容易沦为被黑化的对象。

这也让咱们思索,历史终究是如何被书写的?实在的历史,又能否总能被照实出现?苏定方的遭逢,无疑给咱们一个警示,咱们须要愈加主观和理性地看待历史,不被特定的话语权所蒙蔽。只要这样,咱们才干更好地看法和了解历史的假相。


有关战争的提问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

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

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

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

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

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学习内容 一、讲史文学之源流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

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

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

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

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

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说经,谓演说佛书。

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

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

”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

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

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

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

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

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

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

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

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

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

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

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

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

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

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

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

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

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

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

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

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

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

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 二、杭州说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

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

贯字本中,杭州人。

” 三、东原(东平)说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

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

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

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

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

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

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

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

”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

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

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

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

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成书年代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

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一、宋以前说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说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

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

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

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三、明初说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

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

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

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

开笔时罗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四、明中叶说 张国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新安虞氏至治年间(1321-1323)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

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时当在明中叶。

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

”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

如若结合罗贯中生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事实。

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版本 —、嘉靖本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

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字。

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二、志传本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

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

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

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三、李评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

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

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

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四、毛本(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

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

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封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

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

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

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事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

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

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兴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来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

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论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则有约八十篇。

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剧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

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因果。

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

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

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

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

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

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

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

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

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

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

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

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

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

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

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

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

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

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

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

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

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

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

《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

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

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

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

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

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

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

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

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

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

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

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

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

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

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

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剧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历史兵力悬殊战争

1.历史上兵力悬殊最大的战争是哪一场

(1) 前207年 巨鹿之战 项羽大败秦军 消灭秦军.(主力项羽3万VS章邯、王离20万)

(2)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大败袁绍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袁绍兵力为11万VS曹操兵力约为2万)

(3) 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赤壁之战曹操北方兵15万,招降的荆州军约6万.共20万人孙刘联军,孙权兵三万,刘备兵一万多,总共不足五万.)

(4) 383年 淝水之战 东晋大败前秦 前秦瓦解,北方混战(所谓符坚号称百万,那是不科学的统计法,其实是前锋营20万VS东晋8万) 其实要说真正和中国有关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悲哀:八国联军几千人,尽然战胜义和团几万人以及十几万的清兵!!!可耻啊

2.东晋渭水之战的具体过程.请详细描述.就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兵力最

首先说以下几点:首先关于【渭水之战】在中国有据可考的历史上,冠之以【渭水之战】的是只有三国时曹操进军关中与马超、韩遂联军在关中潼关、渭南一带进行的最后决战,史称【渭水之战】,又称【渭南之战】.战争时间为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渭南之战,曹操自诩为兵之变化,固非一道而灵活用兵的成功战例,颇受当时与后世的关注.这是一场讲求深谋远略,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堪称中国历史上智战的经典.【双方兵力】参战兵力没有记载,但据考关中联军的实际兵力在六~八万,号称十万.曹操的部队总兵力大致在五万~六万五千人左右.【战争结果】“(曹)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 *** 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这次战役基本是一场双方兵力相当的交战.并非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其次关于【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只有一个,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的【淝水之战】前秦王苻坚先后灭掉代国、前燕、前凉统一了北方,休整了十年时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为完成统一,决定发动吞并东晋的战争.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当时的整个中国最具有战斗力的精兵——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于淝水大败之.【双方兵力】前秦皇帝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东晋谢玄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战争结果】东晋获胜.前秦战败后符坚被杀,北方重新分裂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华夏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再次关于【西点军校唯一收入的中国经典战例】据我所知道的的资料而言,类似语句的战役由以下几个【东晋渭水之战】、【淝水之战】、【松山战役】、【塔山狙击战】不管是【唯一】也好,【之一】也罢,我总觉得类似的语言就像是【长城是地球上唯一能在太空中看得到的人造建筑】一样,初听令人精神振奋,略思量有一种被自己人愚弄的感觉.最后关于【东晋渭水之战】说是中国经典战例,但又语焉不详;难见具体描述,如此规模,战法不了之战如何称经典?经典在何处?【东晋】(316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江东建立起来的朝廷,依靠长江天险对抗前秦.其势力范围位于长江以南.【渭水】黄河的直流之一,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其时实际情况是渭水压根就不是东晋的势力范围,怎么会有东晋渭水之战一说?虽然网上对此战的评价特别的高,甚至在某人特编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十大奇迹》之中我坚持认为,这是文化层次不高的愤青的YY之言,不足为信.如有疑问,乐意答复.。

3.历史以来,兵力悬殊最大的以少胜多是哪次战役

10.——赤壁之战!曹操一方到达前线作战的不过是十五、六万人,而孙权派给周瑜的兵最多三万也许还不足两万——需知周瑜因伤而死时麾下的兵只有四千余人,而刘备的部下只有关羽的一万人和刘琦的一万多人,即便加上后来孙权在合肥参加的兵,孙刘联军也不会超过六万人,也许只有四万多人,双方兵力之比只有四比一至五比二之间,再加上曹军的军心不稳、不习水战、骄兵轻敌等等因素。

至于另一次重要的战役官渡嘛。我不是瞧不起这么重要的战役,实在是因为双方投入的兵力着实不多,一方是步兵十万,马一万(袁绍);另一方的曹操也没有魏书中所写的一万人那么夸张,大约也有五至七万人吧——曹操此时的战斗主力是当年号称三十万的青州兵,当时收编时大概就没这么多,再加上把年老或年幼的遣送回乡,剩下的绝不超过二十万甚至只有十万左右,以及日后战斗中的损耗和必须在南面和西面防守的兵力,参加官渡的绝不超过一半,即七万以上,也许只有不足五万的兵力,但也不会穷到只有一万人去打这种性命攸关的仗。

所以此战难易度虽大,也只可说是有惊无险,双方兵力之比大约为二比一到十比七之间。另外在此要说一下的是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这一战。

这一战其实刘备跟本没带多少人去。当时接益州的户口来看,刘备所能对吴所动用的兵力不超过四万人,而孙权却给了陆逊五万人,所以战胜一方的陆逊其实比刘备的兵多9.——南梁与北魏的钟离之战。

这一战其实是由南梁先动的手,结果萧宏在洛口惨败,损兵五万余。其后北魏数十万大军南下(大约有五至六十万人),围攻钟离。

梁武帝萧衍派曹景宗率兵二十万救钟离,由天监四年正月战至三月,大破魏军。此战双方兵力比约为三比一左右。

8.——明清萨木浒之战。此战明军以二十万之众兵分三路征讨后金,金主努尔哈赤以四旗兵六万,在“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思想下集中兵力分别击破了二十万明军,一举扭转的明强金弱的局面,为清国最终击败大明奠定了基础。

此战兵力是十比三,且明军战斗力因明王朝的腐败已经远远比不上满族人的四旗兵.7.——黄天荡之战。此战兀术的金兵约是十万人,而韩世忠的兵不超过八千。

虽然此战宋军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韩世忠以八千兵力抗十万金兵四十余天,毙敌无数,实在已经是能算一场难得的胜利了。6.——采石矶之战。

此战于允文以中书舍人之微下之职,以一万八千兵破金主完颜亮的十万大军,双方兵力比为五十比九,难易度极大,相当于在《三国六》中用一千人去打对方的五万大军。5.——井陉之战。

这一战也许知道的人要少些,不过说起背水一战的话大家一定就都明白了。这一战韩信以一万人大破赵兵二十万,建立了我自己的威信,也一举为刘邦取得天下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4.——金蒙大昌原之战。本战在金正大五年发生,时蒙古已灭西夏,拖雷监国,蒙古愈强,金国愈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蒙古灭金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然而就在这年,金蒙双方在大昌原爆发了一场大战。

结果是金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以四百骑兵大破蒙古四杰之一的赤老温的八千骑兵,是金蒙战争以来金军的第一次大胜利。双方兵力比亦以为二十比一。

3.——巨鹿之战!本战中的项羽破釜沉舟,以八千子弟兵大破章邯的二十万秦兵。这一战历时三天,一举击败了秦王朝的主力军,使自己的威望达到了全国第一人的地步。

双方的兵力比是二十五比一,难度之大几乎难以想像。2.——逍遥津之战。

这一战中,张辽以八百步卒大败孙权军十万,几乎生擒吴主孙权。此战虽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这一战的惨烈和难度绝对是空前的,使得孙权从此不敢小视张辽。

本战的兵力之比是一百二十五比一,简直悬殊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所以能够击败项羽.1.——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一战。李世民一生中打过无数的仗,最精彩的一战是在他初即帝位时,颉利、突利乘李世民新即帝位,合兵十余万入侵,逾泾州,进抵渭水便桥(今咸阳西南)北,威胁长安。

此时长安城内无兵,李世民亲率6骑至渭水南岸,责颉利负约,随后援军赶到,李世民向颉利、突利赂以金帛。颉利见唐军有备,遂请和结盟,退兵。

后来赶到的援兵我认为是不应计算在内的。因为这开始率领的“6骑”实在是太过令人叹服,这七个人如果开战的话绝对不是对方十余万人的对手。

那些援军再厉害也来不及赶到救李世民。如果李世民被杀,此后的武则天就绝没有出头的机会——她是李世民选进宫,也是李世民 *** 出来的政治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不会有了,中原一定会再度陷入战乱之中。

所以本战其实是李世民用超人的胆略和政治魅力折服了对方,不然对方就是杀了他也是能够全身而退,静观中原之乱的。本战的兵力比——十万比一!!!因为那六个骑兵在这种情况下跟本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

李世民,真是古今第一人呀。

4.中国历史上兵力相差最大的是哪场战争

具体哪个我不大清楚,著名的几个有:

1.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 8万 VS 80 万 东晋胜

2.绿林军与新朝:昆阳大战 1万多 VS 40万 绿林军胜

3.曹操军与袁绍军:官渡之战 2万 VS 10万 曹操军胜

4.孙刘联军与曹操军:赤壁之战 5万 VS 20万 孙刘联军胜

5.项羽军与秦军: 巨鹿之战 5万 VS 20万 项羽军胜

6.项羽军与刘邦军:彭城之战 3万铁骑 VS 50多万杂牌 项羽军胜

7.完颜阿骨打与辽国:护步达冈之战 2万 VS 号称70万 阿骨打胜

我也不知道这些数字有没有水分

5.世界战争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战争双方兵力悬殊较大的有哪些

中国: 牧野之战[/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b]柏举之战[/b]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b]阴晋之战[/b]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b]伊阙之战[/b]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b]即墨之战[/b]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b]代之战[/b]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color=orange][b]秦汉时期[/b][/color]: [b]巨鹿之战[/b]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b]彭城之战[/b]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b]井陉之战[/b]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b]潍水之战[/b]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b]昆阳之战[/b]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b]祝阿、临淄之战[/b]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b]赤亭之战[/b] 虞诩 3千——数万 [color=orange][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color]: [b]兖州之战[/b]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b]官渡之战[/b]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b]赤壁之战[/b]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合肥之战[/b]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b]夷陵之战[/b]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b]凉州之战[/b]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b]前秦灭前燕之战[/b]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b]淝水之战[/b]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b]沙苑之战[/b]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b]玉壁之战[/b]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b]金乡之战[/b]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时期[/b][/color]: [b]浅水原之战[/b]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b]虎牢之战[/b]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b]唐平萧铣之战[/b]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b]碛口之战[/b]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b]蔡州之战[/b] 李靖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b]奉天、灵台之战[/b]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b]太原之战[/b]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b]雍丘之战[/b]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b]睢阳之战[/b]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b]嘉山之战[/b]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b]象牙潭之战[/b]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b]六合之战[/b]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color=orange][b]宋辽金夏蒙元时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战[/b]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b]达鲁古城之战[/b]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b]护步达冈之战[/b]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b]和尚原之战[/b]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b]顺昌之战[/b]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郾城之战[/b]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b]陈家岛海战[/b]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b]采石之战[/b]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b]海州之战[/b]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六合之战[/b]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庐州之战[/b]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边堡寨之战[/b]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b]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b]迦勒迦河之战[/b]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b]赛约河之战[/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b]鄂州之战[/b]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b]丁家洲之战[/b]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b]?山海战[/b]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b]虎啸山之战[/b]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b]鄱阳湖之战[/b]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color=orange][b]明清时期[/b][/color]: [b]白沟河之战[/b]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b]上峰岭之战[/b]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b]台州之战[/b]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b]浑河之战[/b]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b]萨尔浒之战[/b]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b]宁远之战[/b]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b]贵阳之战[/b]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b]清征达瓦齐之战[/b]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b]浑河之战[/b]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现代时期[/b][/color]: [b]南京之战[/b]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b]第一次反围剿[/b] *** 、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b]第二次反围剿[/b] *** 、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b]第三次反围剿[/b] *** 、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b]第四次反围剿[/b]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b]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b]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b]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b]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b]黄桥战役[/b]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b]苏中战役[/b]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人 [b]鲁南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人 [b]莱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人 [b]孟良崮战役[/b]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人 [b]晋中战役[/b]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人 [b]豫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人 [b]淮海战役[/b]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

6.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中哪场战争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大

(1) 前207年 巨鹿之战 项羽大败秦军 消灭秦军.(主力项羽3万VS章邯、王离20万)

(2)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大败袁绍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袁绍兵力为11万VS曹操兵力约为2万)

(3) 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赤壁之战曹操北方兵15万,招降的荆州军约6万.共20万人孙刘联军,孙权兵三万,刘备兵一万多,总共不足五万.)

(4) 383年 淝水之战 东晋大败前秦 前秦瓦解,北方混战(所谓符坚号称百万,那是不科学的统计法,其实是前锋营20万VS东晋8万) 其实要说真正和中国有关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悲哀:八国联军几千人,尽然战胜义和团几万人以及十几万的清兵!!!可耻啊

7.中国古代历史上使用兵力最多的战役

有许多都是号称百万,实际上是虚数 真正不是虚数的,动用百万大军的,我记得的只有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前秦vs东晋, 双方实际首脑:苻坚vs谢安 双方军队主帅:苻融vs谢石(谢玄不是主帅) 前秦兵力由以下构成 氐族骑兵亲兵 15万,由苻融率领(在敌人渡过淝水后,几乎全军覆没) 氐族骑兵前锋 5万,由梁成率领(在洛涧被刘牢之偷袭,全军覆没) 鲜卑骑兵3万,由慕容垂率领(开始时抵挡桓冲荆州兵夹击,后来给败军断后,未损分毫) 羌族骑兵4万,由姚苌率领(开战时镇守营地,未损分毫) 步兵60万,以汉族为主,其他各族为辅助,主要由朱序率领(不过步兵不是战场主力) 水军8万,分两队,一队从襄阳沿汉水下,一队从巴蜀沿长江下,准备在汉口会师 总兵力:15+5+3+4+60+8=95万 东晋兵力,只有北府兵8万,由谢玄率领(谢石是名义上的) 其中骑兵只有8千 东晋桓大司马的荆州兵,没有参战,只是在苻坚溃败后,发起追击,所以兵力虽十分可观,但不计此数 两方参展加起来,103万 左右 不过真正在淝水战场上,那一具体瞬间,真正直接行动的,是苻坚的25vs谢玄7.5 不过总的来说,毕竟双方总共也调动了103万,不愧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乱世读三国,曹操是一个怎么也抹不黑的绝世枭雄

乱世三国,是中国人记忆中最精彩的英雄时代。

一时间风云际会,涌现出数量如此之多的智谋或勇武之士,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

如果把他们各自放进别的时代里,也许都会很快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与这么多水平相近的敌手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英雄们难免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哀。

从早期的袁绍到后来的刘备、孙权,曹操面对的全都是不容忽视的强大敌手,他的胜利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许多时候如果对手再高明一些,或者他的运气再差一些,可能就不是后来三分天下的结局。

能在这个群雄混战的乱世里生存下来的人,除了必须拥有过人的才干外,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应对各种变化和挫折的心理准备,能胜能败,百折不回,才有机会争夺天下。

曹操从起兵到坐拥北方,其间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屡次绝处逢生,重整旗鼓,才有了后来的辉煌。

曹操最成功的一步棋就是迎来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迅速培养起自己的声望和势力。

但曹操决不是只会假借虎威的狐狸,他是一条潜藏在深渊之底的蛟龙,等待着风云突变的时机,时刻准备着一飞冲天。

他是个很明智的人,在看到进军江南的不易之后,他没有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转回头经营北方,把未竟的事业留给了继承者。

能在晚年还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单凭这一点曹操就已经可以立足于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政治家之列。

关于曹操的出世,史书上并没有留下神异的传说。

有许多开国皇帝都喜欢给自己的身世涂抹上一些“天命所归”、“真龙出世”的色彩,但曹操却不同。

以他比较务实的性格,大概不重视这些怪力乱神,更在乎的还是别人对他后天能力的评价。

曹操出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上活动着很多名士,他们很有自己的思想,喜欢清谈,行为风雅,特立独行,对社会舆论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有一个名叫许劭(字子将)的人,很喜欢评价别人的能力和品行。

他每个月都要和自己的堂兄许靖共同挑一个人物来评论,当时称为“月旦评”。

有一次他们说到曹操,许子将下了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年轻的曹操听了非常开心。

后来这个“乱世奸雄”的定义一直陪伴了曹操将近两千年,直到今天,一提到“奸雄”两个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曹操。

从后来曹操的事迹来看,他确实非常聪明机警,做事不拘一格,行为举止也常常不符合传统的思想规范。

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少年曹操事迹的传奇,比如《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说到年轻的曹操和袁绍都很喜欢胡闹,有一次看到别人家在娶亲,就想出了抢新娘的恶作剧。

结果半路上被人发现,许多人追赶过来,曹操和袁绍慌忙逃窜,结果袁绍一不留神掉进了大坑里,无论如何也爬不出来。

于是曹操站在坑边大喊:“抢新娘的毛贼在这里!”袁绍一着急,自己奋力从坑里跳出来,两人这才脱险。

从这里能充分看出曹操的机智要胜出袁绍一筹,假如这个故事属实,官渡之战的结果大概从那时起就已经注定了。

当时并不是只有许子将一个人看出了曹操的潜力,素来很有知人之明的太尉桥玄看到曹操后也很惊奇,对他说:“如今正是乱世,非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能平定天下。

莫非这个人就是你吗?”曹操本来就很有决心和能力,又有了这些人的鼓励,从此就更加相信自己是个能够做大事、成大业的人,人生志向也更加远大而坚定了。

初露锋芒的年轻官员。

虽然有了时人的高度评价,但曹操还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证实他的能力。

东汉灵帝熹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刚一登上政界,就以出色的表现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当时曹操被举为孝廉,随后出任洛阳北部尉一职,洛阳是东汉的首都,城里皇亲国戚汇聚,几乎人人都有后台势力,一般的官员都难免束手束脚,不知所措。

但初出茅庐的曹操却毫无忌惮,一上任就让人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两侧,声明如果有人敢触犯法律禁令,立即棒杀勿论。

当时有个皇帝很宠幸的宦官名叫蹇硕,他的叔父违禁夜行,撞在曹操手里,曹操立即下令处死,这一下震动了京城,从此首都风气肃然一变,再没有人敢违禁行事。

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以骑都尉之职参与镇压,结果大获全胜,受命担任济南相。

济南国本是个法纪混乱的地方,管辖的十几个县风气极坏,贪污徇私一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却从来没有人过问。

曹操上任之后,又拿出当年在洛阳时的作风和手段,一下奏免了八名县级主管,结果又在当地掀起了一场风暴,贪官污吏们闻风丧胆,纷纷逃到其他郡县,当地风气立即大为好转。

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扭转不了整个时代的风气,曹操也知道自己这些年来的行为触动了太多利益集团,如果再在政界里待下去,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下,恐怕总有一天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于是他干脆告病回家,在家乡建设田园,修葺房舍,春夏读书,秋冬游猎,倒也过得清闲自在。

三国时代的许多风云人物都有隐居的经历,但隐居绝不是他们的目的和归宿,只是一种休养生息、更有效地洞察世事的手段。

一旦机会来临,他们就会从隐居的山野茅舍间走出来,走进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三国演义》里隐居在南阳卧龙岗草庐中的诸葛亮是这样,此时的曹操也是这样。

中平五年,由于有镇压黄巾起义时的军功作基础,三十三岁的曹操被汉灵帝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第二年董卓之乱爆发,天下大乱,属于曹操的时代从此来临。

刚开始时,董卓看重曹操的名声和能力,还想要和他合作,但曹操已经看出凭董卓的人品和能力绝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改名换姓,逃回家乡。

在回家的路上,曹操因为误会而杀死了吕伯奢一家人,这段故事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已经广为流传。

正是在这时,曹操说出了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言语中流露出的冷静与狠辣使他身边的人感到毛骨悚然。

在即将开始人生大业的前夕发生了这样一段插曲,似乎已经预示了曹操一生的功业都要在一种独特的方式下完成。

英雄时代的开端。

回到家乡后,曹操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很快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当地许多有志向的年轻人都跑来投奔他,还有不少曹操的亲属,像后来成为魏国著名将领的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都在其中。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杀死董卓,随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杀死王允,迫使吕布出走,从此天下大乱。

各州郡牧守们割据地盘,相互攻伐,一个属于英雄的乱世揭开了帷幕。

寻找一片立足之地。

虽然乱世是属于英雄的时代,但想要在群雄蜂起的形势下获得一片立足之地并不容易。

每路诸侯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占据有利地形,有的兵强马壮,有的财力充足,有的出身名门,谁都在想方设法消灭别人,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种竞争到了最后就变成了对领导者们综合素质的考验。

刚开始时,曹操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占领的地区也有限。

但他富有远见卓识,善于把握机会,终于逐渐消灭了一个个势力,最后终于使中国北方成为自己的战略根据地。

同是在初平三年,青州的黄巾起义军攻进兖州,刺史刘岱被杀。

鲍信把曹操迎来做了兖州牧,一起攻打黄巾军。

在起初的战斗中,鲍信不幸战死,而曹军士兵刚来到兖州,对当地也有些生疏。

为了扭转局面,曹操亲自巡视军队,明令赏罚,让军队风气为之一变。

后来曹军连战连捷,一路追黄巾军直到济北,终于迫使他们投降。

这年冬天,曹操的军队里接收了三十万归降的黄巾军,其中精锐的力量被编成一支部队,就是著名的青州兵。

三年以后,曹操遇上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当时汉献帝回到洛阳,但经过董卓之乱后,昔日繁华的国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到处断垣残壁,荆棘丛生,大臣们衣食无着,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看到了迎奉天子将会带来的好处,纷纷向自己所跟随的领袖提出了行动计划。

袁绍和曹操都听到了这种意见,但袁绍很不以为然,对部下的建议置之不理,而曹操听了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以后却迅速行动,于当年八月亲自到洛阳去见汉献帝。

献帝正处在极其窘迫的境地,曹操很顺利地就把他接到了许昌,从此之后就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常借献帝的中央权威向各方势力发号施令。

这为曹操在政治上赢得了优势,但操纵天子的行为却也常使他被人指斥为窃国奸贼。

不过曹操本人并不在乎这些言论,许多年后,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曹操在名义上保证了献帝的权威,多少挽回和维持了一些秩序,东汉末年的中国将会是一种更加混乱的状况。

看到曹操迎奉献帝带来的好处后,袁绍这才后悔起来。

他回忆起当年和曹操共同起兵时的往事,愤怒地说:“要不是因为我,他曹操早不知道已经死过几回了!”但不论他如何不情愿,曹操的力量终究是慢慢强大起来了。

几年之间,曹操先后消灭了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到了公元200年,他在北方已经成为仅次于袁绍的一支力量。

一山难容二虎,这两位曾经交往多年的乱世豪杰终于要展开生死决战了。

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虽然此时的中国北方是袁曹两大势力并立,但袁绍的实力要远远强于曹操,他占据了幽、并、青、冀四州地界,而曹操拥有的只有豫、兖二州。

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统帅十万大军,战马万匹,而曹操只有两万兵力。

当时徐州还有刘备的势力,他和袁绍联合,对曹操造成了很大威胁。

为了避免两面受敌,曹操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先向东攻打徐州,消灭了刘备部,然后才转而进军官渡。

在攻打刘备之前,许多人都担心袁绍会趁曹军后方空虚之机来攻打许都,但曹操很熟悉袁绍的个性,知道这个人优柔寡断,很不善于决策行动,于是趁刘备在徐州立足尚未稳之机迅速突破,迫使其远走投奔袁绍。

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首先派大将颜良包围了白马。

曹操采取谋士荀彧的计策,做出要袭击敌后的架势,将袁绍军调开后,自己率军出击白马,杀死颜良。

等到袁绍闻讯追来时,曹操又沿途放置辎重,吸引袁绍军抢夺,趁着他们阵型混乱的机会突然冲出来,又杀死了另一名袁军大将文丑。

颜良和文丑先后被杀,让袁绍军震动不小。

这一战后曹军屯驻官渡,与袁军进入相持阶段。

到了八月,袁绍军逼近官渡,军营连结数十里,给曹军造成很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采取防御战术,但由于粮食储备不足,处境越来越艰难。

曹操也曾经想要退兵,但受到荀彧劝阻,决定还是留下来寻找新的战机。

到了十月,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袁绍军大将淳于琼押送大量粮草,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谋士沮授劝袁绍增加乌巢的守备兵力,另一名谋士许攸也劝袁绍趁曹军后方空虚之时攻打许昌,但袁绍都不听从。

许攸失望之余去投奔曹操,向他说明乌巢守备空虚的情况,曹操立即决定亲自率领五千精兵连夜前去偷袭,同时命令曹洪和荀彧坚守大营。

曹操率军到达乌巢以后四面放火。

袁军看守粮草的大将淳于琼是个爱喝酒的人,他当晚喝得醉醺醺的,根本没料到曹操会来这一手,只好仓皇抵抗。

袁绍接到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觉得曹操一定带了不少人马去乌巢,大营的兵力一定不足,因而只派了很少的援军去帮助淳于琼,而错误地命令全军攻打曹军的阵地。

结果曹军根本不去防备援军,集中力量攻打淳于琼,淳于琼抵挡不住,死在乱军之中。

而这时曹军大营拼死抵抗,袁绍大军进攻迟迟不能得手,而乌巢失守的消息却很快传来,在这决战的关键时刻,袁军的士兵顿时失去了斗志,开始四散溃逃。

曹操抓住时机迅速指挥军队转入反攻,袁军兵败如山倒,被杀的有七万多人,其余大多被俘虏或逃散,袁绍最后只带了七百多骑兵逃回河北老家。

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过一万多人,粮草匮乏,却在绝境中坚守不退,主动创造战机,战胜了比自己强大十倍的袁绍,显示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

当时曹操的处境非常紧张,他手下有不少人都在和袁绍秘密商谈投降,曹操战胜袁绍后,来往的书信都被缴获。

将领们要求把那些人都抓起来,曹操却说:“当时连我尚且不能自保,又何况这些人呢!”命人将书信一把火烧掉了。

官渡之战后,河北的局势已经基本被曹操控制,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谭都是没有什么抱负的人,远远不能和他们的父亲相比,他们没有能力抵挡曹操,相互又发生了内讧,袁谭被杀,袁尚逃往辽东。

整个华北地区虽然已经被平定了,但是曹操却还没有彻底放心。

当时中国的东北生活着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乌桓,他们的首领蹋顿野心勃勃,收留了袁尚等人,不断地骚扰边境,杀掠人民。

曹操为了解除边患,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决心带领精锐部队跨越塞北,进攻乌桓。

曹操出兵的时间在五月份,那时快到夏季,雨水很多,道路泥泞,无法行走。

曹操听从当地人田畴的建议,绕道走荒无人烟的小路,从今天河北的喜峰口长城一带翻过山岭,直指乌桓的老巢柳城。

蹋顿根本没想到曹操的军队来得这么快,只得和袁尚等人调集军队来迎战。

蹋顿的士兵虽然多,但训练很差,事先完全没有准备;而曹操的军队都是精锐,经历过和袁绍的大战,这次跋涉万里,深入敌境,更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那些平时以剽掠为生的乌合之众又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

曹操把军队布置在山上,乘蹋顿还没有把阵型整顿好,派大将张辽带着骑兵直冲而下,喊声震天,蹋顿猝不及防,队伍一下子被冲得七零八落,他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乌桓的二十多万民众都愿意归降曹操。

袁尚等人见大势已去,连夜继续逃亡,投奔割据辽东的公孙康等人。

曹操手下的将领都建议追击,但曹操不同意,他说:“如果我紧追不舍,公孙康就会和袁尚他们联合起来抵抗我;如果我放弃追击,日子一长,公孙康就会不信任袁尚而把他杀了。

”下令班师。

果然没过多久,辽东就派人送来了袁尚等人的头颅,诸将不得不佩服曹操过人的见识。

在班师的时候,曹操经过面临渤海湾的碣石山,想到经过多年的征战,整个北方终于完全平定,不由得感慨万千,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观沧海》。

建安十三年,曹操恢复了东汉久已不行的丞相制度,自己担任丞相,掌握了全部的军政大权。

他还在邺城大兴土木,修建了著名的铜雀台。

官渡之战后的七八年时间,是曹操事业上的巅峰时期。

这个时期,南方尚有荆州的刘表、刘备,江东的孙权,四川的刘璋这几股割据势力。

他雄心勃勃,要打过长江,完成统一中国的宏愿。

可是谁又能想到,仅仅半年以后,他就和袁绍一样,被弱小的对手击败,而使宏愿成为泡影。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大起马步三军,开始为统一中国而南征。

南征的第一个对象是荆州的刘表。

刘表在南方所有这些军阀中,兵马最多,势力最强,但刘表自己却是个老弱的文人,在乱世中无心进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

他听到曹操大军离开许都的消息以后,就一病不起,八月中就死了。

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多病,次子年幼,最后由他妻子蔡氏主持局面,立幼子为主,带着荆州的七万多士兵向曹操投降。

曹操的军士都是北方人,刚到南方,不习惯在船上作战,这次整个荆州不战而降,一下子得到这么多战船水手,令曹操大喜过望,就命令降将蔡瑁、张允等人训练水军。

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本来寄居在属于刘表势力范围的新野县。

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仓皇撤退,在当阳县长坂坡附近被曹军的骑兵追上,打得溃不成军,除了关羽的水军还算完整外,身边只有几千人跟着他逃跑。

他本来打算向南一直逃到荆州南部,进入广东,但这时候,东吴政权已经知道曹操大军的兵锋要指向江南,急忙派谋士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联合起来一道抵抗曹操。

半路上刘备遇到了鲁肃,听从了他的建议,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一起参加军事会议。

当时,曹操已经占领了长江中游,顺流而下就可以到达东吴,兵力有三十多万,战船、粮草都很充足;而孙刘联军一共才五六万人,强弱对比十分悬殊。

但曹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没有经过水战的训练,上船以后容易晕船,站都站不稳,怎么能打仗呢。

士兵们千里迢迢从中原开赴江南,为追击刘备的军队,骑兵一天要赶几百里路,已经精疲力尽。

投降的刘表旧部士卒,又大多不愿意为曹操卖命。

而且秋冬之际已经来临,士兵缺少棉衣,瘟疫流行,非战斗减员大大增加。

因此数量虽多,却远不如孙刘联军来得精悍。

但是曹操当时却满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即将大功告成,所以并不在意对手的举动,有时候还坐船在大江上饮酒赋诗,等待对岸陆续来投降的人。

但是他的对手却远比他想象的高明。

两军刚刚在湖北赤壁山附近交锋了一下,曹操就吃了亏,不得不放弃到南岸扎营的计划,退到乌林的江北。

这时东吴的统帅周瑜设反间计,使曹操怀疑蔡瑁等荆州降将要做内应,而把他们误杀。

周瑜又命部将黄盖假装投降,带着小船装满引火之物,乘起东南风之时,接近曹军水寨放火,曹操的战船躲避不灵,被烧掉很多,大火又蔓延到岸上,乌林附近的北岸营寨大片起火。

周瑜催动大军趁机发动进攻。

曹操从华容道逃回江陵,他看到自己的精锐主力已经被击溃,知道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得不下令烧掉所有战船和营寨,全军撤回北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一战后,曹操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还远不足以平定南方,而刘备和孙权也松了口气,各自开始扩大地盘,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从这时开始才算大致定型。

曹操回到邺城后,采取了很多措施恢复元气,发展生产,发布《求贤令》,规定“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方针,招揽了很多士人在自己周围,北方的局面才稳定下来。

然而这时,关中却传来了马超、韩遂起兵造反的消息。

关中之战。

马超、韩遂等人为什么会造反呢?原来,在这之前,建安十五年,曹操为消灭盘踞在汉中一带的军阀张鲁的势力,曾派钟繇、夏侯渊等率军经过关中,引起了马超、韩遂等怀疑,担心这样的命运不久以后也会落到自己的身上,所以索性先下手为强,派兵占据潼关,与曹操为敌。

关中位于中原的背后,如果关中不平定,则曹操统治的中心地带将永无宁日。

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马超、韩遂。

马超把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潼关,以为这样就可以扼制住曹军前进的要道,但是曹操却命令大将徐晃悄悄北上,绕开潼关,从蒲坂津渡过黄河,建立营垒。

而马超的大军却因为曹操大军的正面压力,无法分兵击退徐晃的过河之军。

曹操见徐晃得手,迅速率大军北上,随后过河,顺利进入了关中平原,与马超军队夹渭水对峙。

在关中平原上,西凉的骑兵和长矛十分厉害,曹操只能依靠堡垒和栅栏步步为营以求前进。

曹军多次强渡渭水,都因为关中沙土松散,过河后不能马上筑成营垒,而被马超的骑兵赶回北岸。

这时将届九月,忽然天赐寒流,曹操抓住机会,派兵偷渡过河,用水浇土,一夜之间筑起了坚固的冰垒,马超徒呼奈何。

曹军终于在渭河南岸扎下了根。

曹操渡过渭水后,仍然保持坚守不出的姿态,任凭马超挑战,不予理睬。

马超本来打算率部撤往西凉的,见曹操总是处于守势,以为曹军怯战,所以不但没有撤军,反而把各地的部队又陆续调来很多。

曹操听了以后不禁大喜,他对部将说:“这次如果让他们逃回去,以后就难以收拾了;不如让他们都集中起来,这样一次解决,以后就省事许多。

”一面他暗中行反间计,劝说韩遂不要帮助马超,一面约马超决战。

等到决战的那一天,曹军和马超的军队混战在一起,双方不分胜负,而韩遂却没有尽力帮助马超。

曹操看得一清二楚,下令派精锐的骑兵对马超的两翼进行夹击,将其一举击溃。

马超、韩遂不得不逃回凉州。

曹操进军攻克长安西北的屏障安定郡,整个关中地区遂告平定。

再战孙刘。

曹操平定关中后,建安十八年,他的江南梦又开始膨胀起来,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平定孙权的势力。

这一次,北方已无后患,南征的兵力也比上次充足,达到四十万之众,起初进行得很顺利,一直打到安徽的长江边上。

孙权的据点大部分被摧毁,只剩下巢县一带尚在控制中,于是孙权亲率大军七万,前进到濡须口与曹操对峙。

双方在那里僵持了一个多月,曹操暗中观察孙权的阵营,始终衣甲鲜明,旌旗猎猎,士气高昂,竟找不到一丝破绽。

曹操知道,这辈子他东征西讨,没有遇上过几个对手,只有江东的孙权,让他屡次受挫。

他想起第一次南征刘表的时候,刘表父子坐拥七万大军,松松垮垮,不战而降,相比起眼前的对手,不啻是天壤之别啊。

他不禁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一年,曹操已经五十八岁了,岁月催人老,已经再也见不到当年临江赋诗的豪情了,遂下令班师回朝。

这一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

从此以后,直到去世,他再也没有踏上江南的土地。

东吴的这一头大家相安无事了,西边的刘备也是乱世枭雄,正在积极扩张势力,准备将来进攻中原,重新恢复汉家的光荣。

刘备的才能和手下的兵力丝毫不弱于孙权,这使得曹操头痛不已。

建安二十年,曹操看到刘备已经夺取了四川刘璋的土地,将来一定会进兵汉中作为攻取长安的基地,而汉中的军阀张鲁又是个只知道贪财的无能之辈,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发兵汉中。

这次出兵非常轻松,只花了四个月,张鲁就开城投降了。

曹操留下夏侯渊等人驻守汉中,带着主力返回长安。

哪知曹操前脚刚走,刘备后脚就跟了进来,兵分两路向夏侯渊进攻。

曹操只好派曹洪等人率军返回汉中。

曹洪顺利地击败了马超、张飞率领的一路蜀军,但是夏侯渊却中了另一路蜀军的计谋,把自己的大半兵力派去增援张郃。

刘备命黄忠等人乘夏侯渊正在修理鹿角、疏于防备的时候,突然从山上冲下来,将其砍杀,一举攻克了汉中的门户阳平关。

曹操看到大将被杀,不得不亲自回到汉中指挥作战。

刘备此时士气正旺,虽然双方各有胜负,但曹操年事已高,无心恋战,赵云等人又偷袭曹军粮道,烧掉了万余斤粮草。

曹操觉得支持下去已经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决定放弃汉中,带着七八万百姓缓缓撤回长安。

汉中之战,这位英雄亲自指挥的最后一场大战,就这样黯然落幕了。

从此以后,在生命的最后半年里,他再未踏上过战场。

英雄迟暮。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曹操拖着疲惫之躯从汉中返回长安。

刘备虽然没有追赶,但他手下的大将关羽却在荆州向曹操的领地樊城发动了进攻。

关羽的智勇双全是很有名的,曹操派去增援樊城的七支军队浩浩荡荡而来,关羽却看准了他们扎营的地方地势低洼,乘大雨的时候决堤放水,把那七路兵马都淹没在大水中,生擒了曹军的主将于禁。

他又趁势进兵,围住樊城,一时整个关中被关羽的威名所震动。

可是关羽虽然很厉害,但还是没有曹操聪明,他没想到曹操自己不直接出兵来抵抗进攻,却暗中联结东吴,叫孙权抄关羽的后路。

东吴很早就想夺取荆州,这时关羽的精兵都北上攻打曹操去了,荆州只留着少数的老弱士卒。

东吴的大将吕蒙采用偷袭的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荆州。

而这时死守樊城的曹军得知这个消息,士气越发高涨。

关羽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士兵们都无心作战,散去大半,他自己也在麦城被东吴的伏兵捉获斩首。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加封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却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劝他早点废掉汉献帝自己当皇帝。

曹操接到书信后,遍示群臣,说道:“孙权小儿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大家趁机一起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却始终不愿意,他回答说:“如果天命真的眷顾我们曹氏,那我就当周文王吧。

”意思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称帝。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在洛阳。

同年十月,曹丕正式废掉汉献帝,改国号为魏,是为魏文帝,他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有人说曹操死后,为了防止别人盗墓,立了七十二座疑冢。

实际上,他是一个很开明节俭的人,不可能花费那样大的财力去做这些事情。

但曹操的墓地在哪,至今仍是一个谜~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服务及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发布的源码、软件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各大资源网站整理而来,仅供功能验证和学习研究使用。

所有资源的文字介绍均为网络转载,本站不保证相关内容真实可信,同时不保证所有资源100%无错可用,也不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介意勿下。

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非法商业用途,不得违反国家法律,一切关于该资源的商业行为与本站无关。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源码,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犯你的版合法权益,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355192527@qq.com),本站将立即改正。

本声明为本站所有资源最终声明,所有与本声明不符的表述均以本声明内容为准。

酷酷资源 情感专题 一千歼敌八万 被敌国奉若神明 却被自己人黑了千年 一人灭三国 https://www.leiyjob.com/1441.html

相关文章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